验证、试错、修正

2023-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不管是一款产品,还是一家公司,或是我们的职业,甚至是我们的人生,都是不断验证、试错、修正的产物。

01

最近我还是一直在推我的“问题解决套路”。

套路的主要逻辑是:针对复杂性问题,在澄清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以一种合乎逻辑的预设开始,用代价尽量小的行动方案,去验证、试错。

在验证、试错的过程中,根据反馈及时修正预设,或者提出新的假设,然后不断循环,直到找到能接受的解法。

而且我会强调,完美的预设是不存在的。

就像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战略、没有完全匹配的职业,没有理想至极的教育,没有十全十美的圣人一样。

与其在开始时花太多时间去构建完美的计划,还不如先让自己行动起来,越早行动,试错的成本就越小。

02

举个例子来说吧。

我一直觉得,“能说”、“会写”、“善演”,是一个个体必须要掌握的三大基础能力。

这三大能力决定了可以连接多少人、能影响多少人、可以让多少人跟随,能产生多少杠杆效应。

虽然我一直在互联网上公开写作,但我还不敢尝试面对一帮听众做公开演讲。

今年,我给自己定了个强制的行动:每个季度完成一次演讲,只要下一次比上一次有进步就行。

一季度的时候,我进行了第一次的公开演讲,虽然效果有待提高,但我也算经历了一次验证和试错。

这次验证和试错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下一次时继续参考:

比如,提前准备好演讲稿,提前进行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机把自己拍摄下来,管理好仪态和表情,告诫自己哪些动作不能做,哪些表情不能有。

当然,也一定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比如,我下次要注意做好现场预案。最好先去演讲现场去走一遭,熟悉一下环境,让自己想象一下演讲时的场景,这样即使出现异常情况,心里也不会很慌。

03

世界的不确定性越高,对人修正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因为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烈的环境里,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人更需要不断地适应与应变。

其实,不管是一款产品,还是一家公司,或是我们的职业,甚至是我们的人生,都是不断验证、试错、修正的产物。

它们都从一个最小的内核开始,通过持续的验证试错过程和一次次微小的修正,来达成或者无限接近目标与结果。

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一直在学习研究的话题:应该如何建立一个公司“宽又深的护城河”?

现在想来,所谓的“宽又深”,是与“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逻辑一样,

都是基于细微优势下的持续修正的结果。

比如,公司销售团队每年都要形成新线索的持续转化,才能累积起有效的客户资源。

又比如,公司需要一直拓展研究底层机理的技术团队,并持续优化流程,才能树立起可靠的产品研发体系。

还比如,公司要从文化、战略及架构入手,设计开发和持续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系统,才能更好地管理与吸引人才...

做这些东西,都需要持续验证、试错和修正,而且极度耗费脑力和体力,但又没什么巧手,都得下“笨功夫”。

同理,今天你我的工作与生活,曾经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点位上,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你我会以怎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持续修正它。

04

最后,总结一下:

有人会说,你上面说的什么验证、试错、修正,不就是“迭代”的概念吗?

是的,可以这么理解。

但我可以告诉你,我去跟别人说“迭代”概念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要求我解释清楚到底什么是“迭代”。

所以,我用“修正”这个词,也是验证、试错、修正而来的。

另外,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提升行动效率才是关键,这样在机会来临时,就能比别人更快地抢占先机。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保持一颗终身学习、乐观开放的心,碰上新东西,愿意去学习,遇上新问题,愿意去尝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