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养生学|《黄帝内经》如是说

2024-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黄韦坤写作
韦志学摄

2024年10月25日,第25天读《黄帝内经》第152句-154句。

第152句:【 原文】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

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素问•八正神明论》

意思:

观察星辰所在的方位,就可以知道日月循行的度数。

观察八节常气的交替情况,就可以测算出八方之风什么时候会来伤害人体。

观察四时更替,就能够分别春夏秋冬的正常气候,从而按不同的时序来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避免八方不正常气候的侵袭。

如果体质虚弱,又遭受了虚邪贼风的侵犯,内外两虚相感,邪气就可能侵犯筋骨,再深入的话,就可能伤及五脏。

因此,懂得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医生,就能够有效挽救病人,使之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所以说天时的忌讳,不能不知道。

第153句:【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季的三个月,被称作发陈,意为推陈出新、生命勃发的时节。天地自然万物,都极富生气,万物皆欣欣向荣。

这时人应该入夜即眠,日出即起,还要披散头发,松缓衣带,舒缓形体,经常漫步于庭院中,让自己精神愉快,保持生机。

对待初生的万事万物,要生发它,不能伤害它,比如多做生养的善事,不做杀害生物的行为,同时多多施与,不要剥夺,多多奖励,不要惩罚,对待身体在春天的气机变化也是如此。这是适应春季时节,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

假如违背了春天的生发之气,就会损伤到肝脏功能,使之无法为夏季提供盛长之气,所以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寿命就不会长久。

第154句:【原文】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季的三个月,被称为蕃秀,就是自然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这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相交,植物开花结果,长势十分旺盛。

人也应该在入夜即眠,日出而起,不要厌倦白天太长,精神应该保持愉快的状态,千万不要动怒。

要使精气也像植物的花苞一样能够自如地向外宣泄开放,通达顺畅,多对外界事物产生兴趣。

假如违背了夏天的盛长之气,就会损伤到心脏功能,将使人体适应秋天之气的能力减弱,所以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冬天还会再次发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