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范儿我的大学故事

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2016-05-22  本文已影响390人  洛洛果

 

键盘,传播思想的傀儡
 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处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中。社会头条,娱乐资讯,科技新闻……世界各地,每时每刻发生的事,都能通过终端瞬间传送到我们眼前。据统计《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即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快捷,但是请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每日处理的各种资讯,先避开信息的真实与否不谈,又有多少对我们有真正的意义呢 ?不可否认的说,我们周围充斥着许多无用甚至垃圾信息。它们就像慢性毒药一样,腐蚀我们的神经,消耗我们的精力。所以,标题的独善其身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学会如何甄别信息,就显得很有必要。
截图自今日凤凰新闻首页

先来追本溯源,看看为什么我们身边会充斥着许多无用信息。

   从外部环境来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你提供各种信息的网站也好,客户端也好,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要盈利。

道理很简单,他们是要靠人气和浏览量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为了提高浏览量,在严峻的业内竞争中,使人们关注到自己所提供的资讯,那些信息的提供者们也算各显神通,花样百出,免不了就会有一些标题党和一些无下限的奇葩事件来博人眼球。而获取经济利益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打广告了。这也就解释了在我们搜索关键字的时候,为什么总会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袭来,占据我们的视野。而这两种正是弥漫在我们周围的垃圾信息主力。

了解了这点,我们以后大可不必再为一些事情而唏嘘不已,大跌眼镜。这也许只是捏造出来的假象,或是炒作的来引起关注度。水深如娱乐圈,信息尤其如此,可以自己体会体会。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许只是咨询提供者们想让我们看到的那样!
从我们自身来看,作为垃圾信息的受众,我们可以说是其中的受害者。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从新媒体诞生至今这么久,为什么垃圾信息可以经久不衰?除开管理体制的原因,当然这点我们大众也无能为力。是不是垃圾信息有市场使然呢?其实说到这,就免不了又要说国民思想劣根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太大,这里不提。只说在信息的关注点儿上,可能我们还是对一些八卦啊,伦理啊关注太多了。还有一点,就是可能我们真的太闲了,都成了古代社会大众追求的富贵闲人。得了一种没要紧事也要翻翻手机的病,在无聊时,大大增加了关注垃圾信息的概率。我们需要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来喷喷口水,这就给了垃圾信息扎根的土壤和生命力。

对于这点只能说,希望我们能转移关注点儿。把有限的精力,多分出一点来读读人类文明的遗产,建设内心家园,丰富精神世界。

掌握信息,掌握世界

詹姆斯·马丁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末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未来还只会更快。以前科学家终其一生的研究成果,可能只供我们喝杯咖啡时间的谈资。

而且人脑能力非凡,其信息存储量或高达3千兆字节。然而,据IBM公司称,人脑的存储量不过是全球每天所产生信息量的百万分之一而已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以为谁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就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掌握制高点,殊不知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利用信息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