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风”与“二十四风”
2019-06-25 本文已影响71人
茵茵小草
近期收看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里面提到了一首诗: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蒙曼教授解释到其中的“杨柳风”背后对应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为“二十四风”。花信风,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是中国节气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
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在我们日常闲暇之余,吟诗作词,也可用上以上小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