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觉察到我的“不敢”来自哪里
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划定了许多框框。
有许多事,我是不敢做的。比如上学的时候不敢谈恋爱,村里有婚丧嫁娶这样的热闹不敢去看,对父亲的决定不敢反抗,家里来客人了不敢打闹,在人多的时候不敢大声说话,……这些都是我给自己划定的框框。
那,这些个我不敢做的事,都是对的吗?显然不是。
今天早上,我妈妈给我打电话。我这几天感冒了,我妈非常担心,每天都打电话给我,问一下我的情况。刚刚感冒之后我的嗓子哑了,我妈妈就不让我说话,每天听见我的第一句话之后就好很高兴地说:嗓子轻了。所以,我妈很爱我,这绝对不容置疑。
我接了电话,嘴里嚼着饼干,我妈说还没吃饭?我说在吃饼干。我妈妈立马就说:“饼干不敢多吃,里面有添加剂,不好啊。”我听见了,我也知道我妈妈是为我好。可是我心里的不舒服立马就来了。
我忽然意识到,我很多时候不敢说话,这个“不敢”原来来自于父母的限制。
我想起我的父亲。
元宵节回家,我给父母带了自己做的藤椒味儿腊肠四五根,让他们也尝一尝。我刚刚从袋子里掏出来,我爹看见了,立马就说妮这东西不敢多吃!
我心里就感觉又被否定了,被限制了。我总共做了8斤猪肉,只是图个新鲜,又没有整天吃。
且不说我心里的不舒服,只说我的“不敢”这个信念,我今天才觉察到这与我父母平时的言语有关,或者说“不敢”也是他们的一个限制性信念。
我自己是一直被父母限制的,他们总是告诉我说这不敢,那不敢。所以,就造成了我的“不敢。”
我想,我不敢做的这些事,都是大人不允许的,我就自觉自愿地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生活。因为我“不敢”违背大人们默认的行为准则,不敢质疑他们的权威,不敢做自己,不敢展现自己的自信与魅力,所以我就没有做成自己。
不知道看文的你有没有这个困惑:许多事不敢做。今天的觉察很重要,我很想有所突破。我想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我不需要认同父母的理念,我要把父母的理念还给他们,我做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