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德春:餐饮定位之小吃起源
近日,美团点评联合餐饮老板内参发布了《中国餐饮报告2019》。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已达4.2万亿。其中“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50%,小吃快餐门店占比第一,火锅跃居第一品类。
在如今这个讲究快和效率的时代
人们在外已经很少选择去餐厅吃饭
反而常常去小吃店一解馋虫
因为相比起普通餐厅长时间的点餐等餐
小吃店就显得格外方便
当然
也可能是现在的年轻人习惯了孤独社交
一个人去餐厅根本吃不完
还不如选择小吃
便宜实惠且量大管饱
最适合单身人士
至于小吃店为什么崛起
小吃店崛起背后的种种风雨
如何超过普通餐厅门店
什么行业博弈、品牌竞争
在以下的内容中统统没有
咳咳,我们曾经做过一期外卖的历史
那么今天主要来讲一讲小吃的历史
小吃
指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
基本解释为分量少而价钱低的菜
或指粽子、元宵、年糕、水晶饺肠粉、凉皮、肉夹馍等食品
在古代
小吃多指正式饭菜以外的熟食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提到
“三汤十菜,添案小喫,顷刻间,摆满了桌子。”
小喫也就是小吃
《镜花缘》第十二回也提到
“酒过一二巡,则上小盘小碗,其名南唤‘小吃’,北呼‘热炒’。”
可见在中国古代
小吃往往是和下酒菜划等号的
另一方面,小吃还时长与点心联系到一起。宋代,在吴氏的《中馈录》中出现了“甜食”一词,指甜点心。元代在无名氏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出现“从食”一词,指饼类小食。
到了明清两代,烹饪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这时的点心制作已更加完善。在清人顾仲的《养小录》中记载:饵之属(粉食类)16种,果之属(果实类)24种,粥之属(粥类)24 种,粉之属(用粉加工的食品)2种。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特色小吃成为美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地的特色小吃也走出了地方特色。时至今日,小吃已经是一种在各地的饮食文化,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
既然是讲小吃的历史
怎么能少得了各种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呢?
接下来分享几个有关小吃的有趣传说
一、叫花鸡
可能有人要问了,不是小吃的传说吗?
怎么叫花鸡也算小吃?
上文提到了,在古代,小吃往往和下酒菜划等号的。
叫花鸡不就是一道下酒的好菜吗?
小吃=下酒菜
叫花鸡=下酒菜
所以叫花鸡=小吃
相信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对其中洪七公所吃的“叫花鸡”印象深刻,也让不少小朋友流了口水。一度让人以为叫花鸡的出处就是这里。其实不然,叫花鸡其实是一道江苏名菜,相传是一个江苏常熟的叫花子所创。
相传在很久以前,常熟一些穷苦难民把偷来的鸡,用泥巴包起来,架火烧泥巴,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最早这是一道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菜。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花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特别好吃。吃完乾隆便问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花鸡”,就瞎编了一个名字——说这鸡叫“富贵鸡”,于是乾隆赞不绝口。这“叫花鸡”也因皇上的金口一开,流传天下便成了常熟名菜“富贵鸡”。
二、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饺子作为我国北方人民在过传统春节时候必吃的主食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有段时间身怀疾病,爱吃丸子但又吃不得油腻之物,下令让御厨在肉中掺杂菜类,无奈肉中放菜无法团成丸子状,御厨灵机一动,用面皮保住肉丸放入水煮,李世民尝后大喜,连连称赞美味,于是饺子就这样流传开了,但当时的名字被称为“角子”,经过后人的改良加工而形成了现在的“饺子”。
三、岐山臊子面
这道小吃的历史就更悠久了,甚至要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商周时期,周文王姬昌带人出外狩猎,在渭河畔遇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残害无辜。周文王令将士一齐射箭,一时空中箭鸣不止。顷刻之间长五丈重千斤的蛟龙眼瞎喉断,从空中跌落下来。由于蛟龙肉食后有延年益寿和驱恶除邪的作用,文王让厨师将蛟龙剁成厘米见方肉丁,加上佐料烂成臊子,把煮好的面条捞在碗里浇上汤和蛟龙臊子。只吃面,不喝汤,再把汤倒进汤锅,如此循环不但将士们吃上了蛟龙面,就连当地乡亲也沾了光,品尝了鲜美的蛟龙面。
从此,岐山人仿效这种吃法,将猪肉烂成臊子,浇汤而食,这就是世代流传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
商周时期就有面条了?
还真别说
中国人4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吃面条了:
21世纪初,
考古者在青海的喇家遗址的挖掘现场
挖出了面条状的遗物
要知道喇家遗址是4000年前的远古遗址
说明4000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有面条食用了
可见中华美食
源远流长
本篇文章来源于:华博酒店管理培训商学院
网址:http://www.jiudiand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