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写作可以“偷懒”吗?
#每天一千字#
大概每一个学生记者都有过奔波采访、熬夜赶稿的经历,一篇看起来通俗易懂的新闻稿件背后往往蕴含着一个学生记者满满的汗水与泪水。尽管笔者已经接受“不苦不累不新闻”的现实,但对于有志于加入校媒的新生来说,掌握一些“偷懒”技巧未尝不可。在此笔者根据一年来的校媒工作经历,简单谈一谈校园新闻写作入门,可(仅)供小白参考。
01 内宣稿件如何“偷懒”?
但凡是个正规一点的校园组织,无论是学生会还是学生社团,部门设置里都少不了宣传部/新闻部/媒体部。但凡有个活动,基本都要求写篇新闻稿宣传一下,可谓“刚需”。
这种校园活动宣传所需的稿件,我们一般称之为内宣稿件,最常见的就是三段式宣传稿,这种稿件格式相对固定,上手容易,也能够简明直白地传递信息,满足主办方告诉外界“我举办了这个活动”的宣传需求。
初学者学写此类稿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模仿。去学校官网搜索类似活动,一般而言,去年的同样活动,换个新闻五要素就能写出今年的宣传稿。我们在官网多读几篇新闻稿就会发现,内宣稿的套路非常固定:
第一段,新闻五要素,某某领导出席/主持活动,多少多少名师生参与了活动。
第二段,以凝练的语句依次记录活动内容,总结领导老师发言,某某指出/表示/认为...
第三段,背景资料,活动意义,本次活动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育人成果,受到我校师生的广泛关注/热烈欢迎。
所以学写内宣稿件,最好的“偷懒”技巧就是模仿,模仿之前发布的类似稿件。当然,要把内宣稿件写的漂亮也不容易,要求有一定的文采并熟练掌握一些官方套话。但总得来说,内宣稿在校园新闻写作中属于最简单的一种类型。
02 外宣稿件如何“偷懒”?
在一些学校,校园媒体组织会积极向校外媒体投稿,这类稿件我们通常称之为外宣稿件,这种稿件更像我们日常在新闻阅读应用上看到的社会新闻。外宣稿件由于其发表传播平台的特性,其稿件形式和内容要求和校内宣传稿有所不同,也更加严格。
一般而言,外宣稿件有这么几个特点:不流于空泛,具有亮点(即新闻传播价值),内容丰富,活动现场的细节还原,恰到好处的人物采访。
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容易,对于活动、通讯员皆有较高的要求。一篇优秀的外宣稿件,必定离不开学生记者的现场观察、细致挖掘和大量的人物采访。从前期准备到活动现场到写稿改稿,一篇稿子写出来了,一个学生记者也差不多“累瘫”了。
那就一点不能“偷懒”了吗?未必。掌握一些技巧,你的报道经历也许会轻松一些,成功率会更高一些,从而不必浪费太多时间做无效的工作,间接实现“偷懒”的目标。
首先,当然还是学习,不同于内宣稿件“偷懒”时简单的模仿,我们需要从大量已经发表的优秀稿件中,摸索他们的共同点,最终达到一种境界:给你一个选题(活动),你马上有了大致怎么写的思路。
好,有思路就很简单,活动开始之前你就可以开始写稿了。是的,按照一定套路,根据你事先了解的资料,把设想的可能发生的活动内容写下来,标题,导语,活动内容,细节还原,人物采访,怎么漂亮(看起来能发表)怎么来,最终写出一个大致的模板框架。
当你去新闻现场观察、采访的时候,你只要根据你事先设想的稿件内容形式,有针对性地去搜集材料,然后直接填进之前准备好的框架里,一篇稿子就成型了。当然,活动现场情况可能和你设想的不一样,那么就可以根据实际适当修改内容框架,毕竟作为新闻我们还是要讲究真实性的。
这么做一个比较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让你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活动现场乱转,然后根本不知道怎么写,只能把看到的东西一五一十的记流水账写下来,那么“恭喜”你,一定会被退稿。总而言之,只有做好充足准备才能胸有成竹的上阵
校园新闻写作可以“偷懒”吗?最后,成为校园记者注定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与其想着怎么偷懒,不如认真总结每一次经验,提高工作效率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