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刻画着孩子最终的模样

2018-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老余读史

感知组成了认知,认知产生了思想,思想作用于行动,行动创造结果,而结果刻画了人生。

你的言行,刻画着孩子最终的模样 !


成人言行的“刀”,经过时间的催化,慢慢雕刻出孩子的最终的模样。

一个黑人出租车司机载着一对白人母子,孩子奇怪的问妈妈:为什么司机叔叔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

母亲微笑着回答:上帝为了让世界五彩缤纷,就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

司机忍不住说:小时候,我也曾无数次问过我的母亲同样的问题,她的回答: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要是当时我能听到您这样的回答,或许今天的我会是另一个样子... ...。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对孩子说什么样的话。

如:想孩子有耐心、加快速度、做事认真... ...,你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孩子确实有这个表现的时候)说:你越来越有耐心了;你穿鞋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你做事越来越认真了。

但我们做的有时恰恰相反,在孩子表现好时不去关注(赞许),而在孩子表现不佳时过度关注:你以前的耐心哪里去了?!你以前穿鞋不这么磨叽的啊!你现在做事怎么越来越不认真了!

我们总是习惯关注孩子“坏”的方面,而忽视孩子“好”的方面。

为什么我们的言行如此难以改变?

行为由意识与潜意识共同作用,意识是我们“知”的部分,而潜意识是我们“做”的部分。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延续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童年时,我们的父母一贯对待我们的方式,渐渐沉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形成“细胞记忆”。以至于现在,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用很多父母以前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孩子为啥如此厌烦“强调”,即使我们不是在说教

马克·吐温同志一次在教堂听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很好,使他感动,他准备捐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嘚吧嘚的讲个没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的不耐烦在加剧,决定一分钱都不捐,听完就走;又过了不知多久,牧师终于嘚吧完开始募捐了,马同志气愤得不但没有捐钱,还从募捐箱里偷了2块钱走了。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而引起的极度不耐烦或反抗现象,叫“超限效应”。

我们在与孩子互动中,特别在孩子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自觉(来自我们父母给的“细胞记忆”)的“超限效应”。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仅在感受“马同志”式的不耐烦,更重要的是,在表现不佳情况下的这种过分的刺激、强调的潜台词是:你不行,我不相信你能做好,你必须在我的督促下才有可能完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