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孩子叛逆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觉醒,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大家都开始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害怕因为自己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孩子。

1.心性的缺失:
问题:人是怎么长大的?
①内体人→成50cm-1.711.8米.(吸取营养)
②心里人→成长思想越来越成熟,考虑问题越来越全面,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顾及处理人际关系,这就是心里人的成长,那肉体人吃食物成长,心里人吃什么成长?这里需要思考。
2.心性缺失的原因:
自主感缺失
人的心性就像一棵大树,大树的根有 5 个分支。只有 5 个分支完全的被滋养后,这个人才能够健康的成长。将来长大后,才可以枝繁叶茂。——五大心灵营养
只有五大心性完全被滋养,才能够获得健全人格。
3.五大心性:
① 自主感(我很自由)
自主感的缺失,甚至没有发育完全。
当一个人自主感很强了,体会到我很自由后,才能够感受到我很自由,才会感受到生命没有受到威胁,知道生命自我做主,他才能够获得自主感,才会主动去做事情。只有意识到做这个事情是为自己而做,主动性才会自动出来。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自主感”
依据三大指标:
1.独立自主的能力
我想去云南旅游,我自己可以做到独立自主。我想吃什么,我自己可以决定。我自己决定我不去哪里。自己可能做决定。
2.拥有选择的权利
小时候可以锻炼孩子选择权利,喜欢吃红色糖果,还是绿色糖果?引导做选择。
幼儿园孩子会选择穿这件衣服,而不穿那件衣服。此时是选择权的萌芽期,家长既要保护孩子的选择权的培养,又不会破坏孩子的选择权,此时就需要家长具有智慧。
教会孩子选择的能力。自主感在小时候就开始培养了。
但现在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安排好了,能吃什么不吃什么,上哪个幼儿园,穿什么衣服,报哪个培训班,上哪所学校,都已经替孩子选择好了。
妈宝男 妈宝女
3.轻松自由的感觉
物质丰富,内心不能舒展。
内心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
孩子从农村学成,在大城市买车买房,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父母不习惯,像在坐牢,最后还是回农村住。
家有叛逆孩子,父母常见语言模式:
控制的语言:
1.你必须……
2.你不可以……
3.你应该……
4.你要听我的……
5.我绝不允许你……
6.你一定要……
控制的结果:
阳性孩子—叛逆
1.对着干
2.特立独行
3.自我
4.忿怒
阴性孩子—抑郁
1.顺从/恐惧
2.无主见
3.不敢做决定(选择困难)
如何满足孩子自主感的心理需求:
1.接纳
2.信任
父母要这样对孩子说:
感受自由的语言
1.我和你商量一下……
2.你可以
3.我建议你这样做
4.哦,你是这样想的
5.我尊重你的决定
例文:孩子要小溪游泳
孩子需要被父母接纳的几个重要时刻:
接纳:
1.性别(重男轻女的家庭)
2.长相
3.情绪
4.犯错的(接纳,不是批评孩子,建立正确的模式)
5.生病
6.失败
7.生日
三步表扬:
1.陈述事实
妈妈发现你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得非常干净,妈妈非常欣慰。你是一个爱干净,懂得为家付出的孩子,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
2.
接纳“人”
内:尊重的心态
外:温和的语言
接纳“事”:
1.示范队的行为
2.告知事物的边界
3.严守制定的规则
信任孩子:
1.父母的安全感
2.允许犯错(成长的契机,孩子缺什么补什么)
唯真自由才是真爱
所有打着“我为你好”的名义去控制要求,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的爱,都是对孩子自主感的破坏,都算不上自由下的真爱。
总结:
1.叛逆的两种表现:阳性孩子了与阴性孩子
2.揭秘叛逆 2:(自我保护)
本质—控制与服从的关系
心理需求—自主感
3.解决方案:接纳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