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金钱,幸福与死亡》
这是一部荷兰作家的著作,里面有些话令我感想颇多。
门徒马太(Matthew)告诉我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如果我考把握不了现在,就把握不了生命,我们要活在当下。(Matthew译为马修比较合适)
“活在当下”这句话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狭义上,每天只过好每天的日子,有及时行乐的意味。广义上,30岁不要想60退休没钱花怎么办,40岁不要想80岁动弹不得怎么办。而我们要做的是上午买好中午和晚上的菜,今晚准备好明早要穿的衣服,辞职时想想接下来一两个月去干什么,近期的决定会带来哪些短期或中期的影响,而不是头脑一热,过了今天没明天,现在的“月光族”就有点头脑发热。杞人忧天和想好后路是不一样的。
智慧是无法传授的,失败比成功更能塑造人的性格,逆境具有启迪作用。而在顺境之下,人更可能产生惰性。
现实一点来讲,如果我们都是亿万富翁,谁还会选择逆境,我们大可以在顺境之下努力。顺境是更可能产生惰性,但并非一定产生惰性。当然,逆境与顺境的评判标准不是金钱,还有家庭、社会、伴侣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但是,在现在来讲,不妨假设钱更实用一些。因为都说努力工作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还是需要金钱作为媒介。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对女人而言,性交有巨大的风险,怀孕、分娩、哺乳过程中会遇到麻烦。因此女性挑选伴侣是为了确保所选的人能帮助她们抚养孩子。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相关关系:
许多婚姻的长度和人类婴幼儿期的长度差不多,大约都为4年。世界范围内,婚后第4年离婚率最高,恰好和每隔4年再生一个孩子的传统观念相吻合。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有一句话,“母系制符合生物学实际,而父系制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许,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结合,最初是为了抚养孩子,孩子渡过了婴儿期,男人和女人就可以分开了。
讲讲两种恋爱方式
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们都知道是精神上的纯洁爱情,没有性成分。
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浓情蜜意、神秘、浪漫,百科上说其精髓在于:视被爱对象为宝贵知己而自己又难于占有对方,因而便采用诗情画意的取悦方法,来获得对方的注目与爱情,很自然的充满了象征主义的色彩。它融合了依恋和性欲,是两者的折中产物,但是一旦有了肌肤之亲罗曼蒂克的爱情就会消失,因为生活会奏起锅碗瓢盆的交响乐。
毫不避讳地说男人很难做到,而女人更能隐忍也更依恋对方。
相爱,意味着互相依赖又保持各自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