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幸福的能力,让生活更美好
1
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人各种各样的抱怨。可仔细听下去,这些抱怨也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却大大影响了我们的心情,让我们生活在压抑的状态下。
长此以往,我们的幸福指数又会有多高呢?
其实,幸福就是我们不断体会生活之美的过程。或许是一顿可口的饭菜,或许是一句温馨的问候,或许是一个温暖的拥抱。
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我们快乐时,可以开怀大笑;在苦难来临时,把它顺其自然地融化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以平常心去对待。
之所以说幸福是一种能力,其实说到底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各种各样坎坷的一种态度。人生不顺之事十有八九,如若我们都把它们放大到千倍,那阻碍我们前行的,将是一座又一座翻越不过去的高山。
一个人乐观与否,全在心态。而乐观的人,往往幸福指数更高,因为他们已经能把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当成和吃饭睡觉一样稀疏平常的事了。那又何来烦恼呢!
所以,只要我们把这种幸福的能力培养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幸福!
2
我的一位朋友,是众人心目中的楷模媳妇。家里家外布置得妥妥帖帖,孩子照料得细致入微,老人也照顾得让旁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有一天,她找我聊天,告诉我孩子有时会说她只会做家务之类的话。朋友说的时候很平淡,看得出内心也少有无奈,我想,她和我说这些不是在和我抱怨,而只是在和我叙述而已。
她的潜台词是,我可以做孩子坚实的后勤保障了。因为她得到了女儿的认可,是一位干得出一手好家务的妈妈。
如果换做别的妈妈,或者会把孩子的这些话当成是嫌弃,当成是否定,而去抱怨为了孩子如何如何,如今却得到孩子这样的回报等等。但是,她没有。
我的这位朋友高中未毕业,以前自己在工厂打工,也是个能自给自足的女人。可自从女儿上小学后,她便在家做起了全职妈妈。
说到全职妈妈,其实,这确实是一份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然而,她自决定之日起,便打算陪伴女儿到小学毕业。因为,她说,当年就是因为母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她没记住在她小时候妈妈的样子。
其实,她是完全可以放手的,因为她有婆婆在身边,完全可以把孩子交给婆婆,自己继续工作,让孩子得到希望有的那份虚荣感。然而,她却选择了陪伴。
她是一个乐观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安于琐事,简单生活的人。
而幸福,往往就是要我们不管怎样,都能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体会生活琐事中的那份幸福感。
3
还有一种人,是把真正的痛苦内化为力量的一种人,他们能在大灾大难面前,坦然面对,即便经历了生活中最苦难的打击,依旧能拾起行囊,踏上自己的人生路,继续前行。
我最近在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感悟颇多。先生在92岁高龄,在经历了丈夫和女儿相继离世的痛苦后,仍能拿起手中的笔,淡定从容地去回忆我们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真是一位大彻大悟的百岁老人啊 !
先生在经历从民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到文化大革命等种种颠沛流离的坎坷生活时,依旧能不卑不亢地在陋室里潜心专研自己的学术,这是经历了怎样的熏陶才会有的境界呢!
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其实也是大有人在的。虽比不上先生一生的惊心动魄和传世伟大,但也能有从容的心境,有让自己幸福下去的能力,也实属不易。
我认识一位赤脚医生,一辈子勤勤恳恳为村民治病救人,受到周围人的一致肯定和赞扬。然而,他的一生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先是老伴的离世,接着是两个儿子的相继去世,在遭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生离死别的打击后,他的内心一定是痛苦不堪的。然而,当人们看到他的诊所再次营业时,他依旧如从前,不悲不怨,继续着自己所爱的那份职业。
我想,这便是幸福的能力吧!
4
人们常常说到幸福,就要和喜事、好事相连。殊不知,真正幸福的能力,是我们与苦难作斗争,与苦难相知相伴但不失去生活信心的能力。
有人说,这位大夫是基督教徒,有自己的信仰,凡事想得通透,因为有主的指引。
然而,真正的主在哪里?你信佛,你就是自己的佛。而他信主耶稣,那他就是自己的主。
试想,还有什么比白发人送黑发人再痛苦的事情?而他依旧能坦然与这样的苦难共处,这便是一种能力,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那么,请扪心自问:现在,我幸福吗?
如果现在的你觉得自己不幸福,那么,请看看周围比你更不幸的人是怎么乐观对待生活的!
如果现在的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那么,请让自己开怀大笑,并告诉自己,我是多么幸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