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俞敏洪《我的2022》 (js013-r2404)
近日,读了俞敏洪著的《我的2022》。
2022年,俞敏洪迈入了60岁的人生新阶段。这一年里,除了工作,他还特别用心地阅读、行走、写作,用48篇饱含生活热情的随笔,记录下日常心路历程。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俞敏洪守业转型的坚忍,期待东方甄选成长的热切,行走大地、寄情山水的畅快,还可以品味他诚恳的阅读推荐、与各界名人访谈的思想交会,以及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思考。
2022年,俞敏洪虽已人生甲子,但依然携着自己的情真与情深,飞身投入热腾腾活泼泼的生活里。
2022年,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记忆,寻常却珍贵。
此书是他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的2022年,以周记形式记录其丰富的生活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其人生的智慧。
他用幽微澄澈的笔触,记录下日夜交替、四季更迭中的细节和生命力。
俞敏洪在新东方产业庞大、事业转型情况下,坚持读书行走思考,而且阅读量每年达数百本,令人敬佩。
我们可以从他的书中,感受其宠辱不惊的智慧、生生不息的希望,并收获从容前行的力量。
在被疫情所困、生活工作节奏被打乱的日子里,俞敏洪仍活跃在线上各种平台上。
他从事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网友,推销推广好的书籍,并为东方甄选鼓与呼,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不俗业绩。
天地有常,生命无常。
人生有一确定一不确定。我们确定每个人都会死,但不确定什么时候会死。
在生死之间,就是我们的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很短,我们没必要计较太多,该放下的放下,饶过自己,也饶过别人。
不管什么状态,都应该努力把日子过好。
因为过去的日子,不会再回来;未来的日子,也不一定属于你。
生活就在确定和不确定间前行,面向未来,我们要在不确定中做确定的事。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当你接受了艰难,依然不放弃对于未来的追求;当你懂得了无常,依然不愿意变得心如死灰;当你理解寒冷的春雪后,蓬勃的春天会如期而至;当你看到眼前有阴影,是因为头顶有阳光;当你领悟到一切繁华可能转瞬即逝,琐碎的日常中依然储存着快乐:也许,我们的生命就有了一定的潇洒。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间,我们就真的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马克斯·韦伯说:“人是挂在意义蜘蛛网上的动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不自觉地去探究背后的意义。
如果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你是很难不屈不挠做下去的。
其实,所谓的意义和价值,就像你穿的衣服,可能自己觉得高雅名贵,在别人看来也许俗不可耐、一钱不值。
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于自己的认可。
认可的最低标准,就是自己觉得愿意做、值得做,并且最好还有益于他人和社会。
人的一生尽管很短,但也可以创造自己的永恒。
你可以穷尽一生写一本书,像曹雪芹的《红楼梦》;你可以穷尽一生种一种水果,像褚时健。
我们一生就是去寻找一点值得自己做的事情,并且锲而不舍把它做完。
岁月总会流逝,生命注定老去,但是人的精神是可以不老的,人的梦想也是可以永存的,精神不老,梦想永存。
人生是一场日日精进的努力,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在自己拥有的瞬间里,让生命得到解放,并舒畅自由地开放。
人生就是如此,自以为必将到来的未来,有时只是因为某个意外,就没有任何机会到来了。
所以,过好每一个日子,比期待一个未来的好日子,更加重要。因为,说到底,我们可以规划未来,但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意义上掌握未来。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把一生所期待的事情全部做完。
很多理想和梦想中的期待,不管是因为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制约,都不可能实现。
接受现实,并在现实条件下尽力而为,比空想或叹息,更容易开出生命之花。
历史总是以一种宁静平和的姿态展示出来,岁月能够洗净任何变迁带来的腥风血雨。
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事。不管是国事、家事还是个人的沉降起伏,都抵不住岁月的风尘,最终变成历史书上的一行字而已。
人生重要的,是点点滴滴进步的努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就,更不是惊天动地的万世功业。
点点滴滴的进步,就像每日的甘露,浇灌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
一个人的生命,最好的状态,也许就像四季中万物的生长,该发芽时发芽,该开花时开花,该展枝时展枝,该调零时调零。
历经一生,风雨阴晴,不悲不喜,不垢不净,在生灭之间获得永生,在流转之时获得永恒,随喜那些没法躲避的生关死劫,然后面对世界拈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