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得到】课程的特点:如何快速识人?
高信息知识浓度,善用模型。
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模型框架。
1、自我评价倾向
一个人习惯性的高估或者低估自己。
则你需要用放大镜看他,还是打个折扣看他。
自我评价高或者低,与一个人的冒险程度相关,与一个人的自我认同相关,
自我评价偏低。
2、人际合作风格
能量大小;类似于汽车排量的大小。
边界感;与包容度相关。边界感弱的人社交圈大,反之则小。
边界感强的人在专业领域比较好,但是在社交层面不佳。
大平台型的人;独立王国的人;协作者;匠人型。
我是独立王国型。
3、内在述求:一个人想要什么?
人的三大高层次需要:权力需要、成就需要、亲和需要。
内在述求,是一个人做事的背后动力机制。
我是成就需要驱动型。
4、稳定性-情绪的稳定性
天生的,与一个人敏感?情绪调节能力等相关。
与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压力下灵活性、工作稳定性、意志坚韧性等相关。
敏感的人内在波动大,有创造力。
顿感的人表现一致,行为可预测。
第二部分,如何通过交谈挖掘信息
1、行为面试:看他做过什么?
听对方怎么谈论过去的事情。
你过去的成就事件?你是如何取得这个成就的?
过桥语言:投石问路、赞赏、验证假设
投石问路:你是不是和谁认识?你们应该有合作?
赞赏:我听谁谁说,你们最近做的事情成果非常好?
验证假设:我们已经获得一定信息,想要去进行一定的判断。做你们这个工作是不是特别辛苦啊?
怎么把交谈往深了推进?与其泛泛而谈,不如对一个点进行深挖。
1、制造情感共鸣:谈论事实、情绪
“这个情况我之前也遇到过。”
“嗯,你真的挺不容易的。"
2、以好奇的心态追问
从对方从自己的选择进行的解释中,可以了解对方的内在述求,以及人及合作风格。
高能话题:心灵拷问
1、如果回到当初,你还会这么干么?
2、以请教的姿态,问他两难情况下的建议?
3、你对将来有什么打算?
如何在多人场合下进行全面观察?
一个人在多人情况下,会表现的更加诚实。
从模型的层面进行观察:
对方自我评价高和低?
对方的人际倾向?
对方的内在述求?
对方的边界感?
……
……
……
以上是这门课的简单记录。
得到精品课质量很高,高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讲师,有大量的一线工作经验。
其次是课程内容,知识密度很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那么,如何保证课程内容的质量?
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是因为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得到课程的精华或者说得到的方法论就是把讲师的方法论给梳理出来。
这个梳理过程,可称之为课程开发。
这里面涉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
高手,也许能够庖丁解牛,但是他不一定能够说得清自己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即使他总结过一些套路,但是并不一定成系统,适合教学输出。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知识挖掘机制和模型重组机制。
首先是,挖掘出知识。这里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受众所感兴趣的问题,继续学习的知识。其二是专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的重要知识。
得到课程采取的一种方法是,用专家知识加上受众词汇的方式,整合成一套。
即,采取一系列的对话、场景梳理、核心知识、逻辑框架、时间线、四象限法等将专家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然后,将显性化的知识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搭建起简单好用的框架、图表。
再,给这个框架进行血肉填充,一步步的丰富框架内的分支,然后用案例、故事、真实数据进行细节支撑。
注意,整个文本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语言词汇系统的过滤,即采用‘得到’的语言词汇进行包装,以满足得到用户的口味。
接下来,我们分析得到这样的课程生产模式的优缺点。
首先,必须要承认,这种模式的课程价值很高,可以再最快速度下把精华传达给用户。用户也能够获得很强的收益。如果用户能够再后期根据这个蓝本进行大量的实践、刻意练习和优化,那么最终他会获得成长。这也是得到的问题所在,它缺乏后期刻意练习这个环节,导致往往用户只获得了获得感,而少有实实在在的成长,这也是很多人批判罗振宇的一点。如果,单纯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考虑,得到课程最大的问题是知识本质上的问题:隐性知识本质上无法直接传达,所谓指月之手,我们仅仅能看到手指,而看不到月亮。并且,隐性知识具有很强的场景化特点,无法直接套用。但是,我们说的高手套路,其实可迁移性还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得到必须寻找高手讲师的原因。
如果是我,该如何做一门课程呢?
我会更往下一层,进行到本质层面,进入到教育层面。
如果把得到比喻一本本武功套路,少林七十二绝学的话,那么我想做的教育就是易筋经这样的内功心法。
比如,一个人形成好习惯,改掉不良习惯?
刻意练习、阅读法、学习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底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