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英语单词记忆语言·翻译

英语单词“音形意统一记忆法”学习思路

2016-10-10  本文已影响1599人  詹小虫

人类的知识体系就像一座座金字塔,底下的一层知识是为了支撑上面的一层知识,越往上知识越少越抽象,最顶尖的知识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

很多人学习是从最底层往上学,先学金字塔最底层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最简单,一学就会,但这些知识量也最大,你越学越发现学不完。善于总结的人通过不断摸索,发现可以从这些繁杂的知识中归纳出某些规律,从而更快速地掌握知识。这种做法好比是从金字塔下一层上升到了上一层,接着又摸索归纳,继续往上走,最后到达最顶层。这是最通常采用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难免误入歧途,走火入魔,将局部规律认为是总体规律。

另一种学习方法,是从最顶层往下学。所有的理论都是最顶层的知识的展开,这种方法非常省力,效率很高,而且不会误入歧途。但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一开始很难懂,只能等到差不多学完,才能恍然大悟。因为,金字塔最顶尖的知识非常的抽象,初学者很难搞懂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

第三种学习方法,是既从下往上学,也从上往下学,最后再融会贯通。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使人脑袋学成浆糊,因为他东边学一点,西边学一点,但缺乏系统性,最终一事无成,能够融会贯通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下面以学英语为例说明。

中国人学英语单词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四层:            词源

第三层:  前缀、词根、后缀

第二层:        具体单词

第一层:        26个字母

绝大部分人中国学生学了最底下的一层知识,也就是26个字母,然后,马上开始记单词,之后陷入了具体单词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再也迈不开腿,最终误入歧途。第二层妖魔鬼怪也层出不穷,包括: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象形记忆法、分类记忆法、遗忘曲线记忆法、APP记忆法……

聪明一点的人学到了第三层,学到这一层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仿佛豁然开朗了,但之后,他们又一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因为词根实在太多了,各种字母变化好像是有规律可寻,又好像没有规律。妖魔鬼怪又一次出现,如李平武的《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李浩的云英语……实在是太多了,我不想一一举例了,单词都跟他们亲祖宗似的,非要将十八代祖宗挖出来不可。说白了,还不就是因为没掌握规律嘛,讲一堆音变,恰恰说明他们不懂音。我后面还要专门写一篇文章除了犒劳他们,还要批他们,此处先记下。

外国人学英语单词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六层:    拉丁语、古英语等

第五层:    前缀、词根、后缀

第四层:        具体单词

第三层:      语言环境加持

第二层:        元音、辅音

第一层:        26个字母

一开始学26个字母,然后学元音、辅音,之后在语言环境加持下学具体单词。他们在学具体单词时,除了耳朵听,还开口说,语音糅合到具体单词中的,所以也不算特别费力。如果他要搞研究的话,就再去学拉丁语、古英语之类的。

但是,中国没有语音环境,所以,我们不可能像他们那样,我们要走一条全新的道路。

“音形意统一记忆法”就是这一条全新的道路,它的学习思路是从上到下的:

第一层:            重音            (音)

第二层:          5个节奏          (音)

第三层:        26个字母          (音、形、意)

第四层:        元音、辅音        (音、形、意)

第五层:  前缀、词根、后缀    (音、形、意)

第六层:  无穷无尽的具体单词  (音、形、意)

采用“音形意统一记忆法”学英语,就好像从山顶往下狂奔。而且,从头到尾,单词的三个属性,音、形、意的规律是被打通的,就像三条滑梯,顺流而下,酣畅淋漓。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由于我们没有语言环境加持,那我们就需要一套大一统的逻辑规律加持,这个规律就是“音、形、意 ”三角转换规律。

当然,如果有大一统规律,又有语音环境双重加持,那就更好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perfectmemorization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