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标签化”了么?
2018-04-22 本文已影响7人
繁星坠溪
雷海为原来只是一个外卖小哥,对,记住,他之前的标签,社会给予他的标签就是“外卖小哥”,但是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决赛,他有了新的标签——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他打败的是“北大才子”彭敏,因为这个标签更让你赞叹雷海的不易与坚持。
但是,你会不会思考一个问题,社会给你的标签是什么?你行走在路上,自身携带的标签是什么?
可以说,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标签化的社会。只要你打上了标签,别人就会用“标签化”的眼光去看你,用“标签化”的态度去待你。比如,为什么会在彭敏这个名字前面加上“北大才子”,因为北大在国内是最高的学府,能考上北大,让很多人望尘莫及。正是这个标签,彭敏成为了雷海的“踏脚石”。如果,只是如果,彭敏只是“外卖小哥”,两个“外卖小哥”之间的对决,还会像今天的标题党一样么?
我的专业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里面有一个名词——去标签化,本来针对的是残疾人、低保户、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让社会不再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能够给予他们平等的对待。尽管这个社会对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标签化,但是似乎对其余“正常人”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标签化”。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属于自己的标签,可以毫无忌讳地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背负着标签前行,或许某天,我们就被标签这座大山压得毫无还手之力。
其实,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他们在社会中随着时间的增长,已经差不多习惯了标签化,真正没有习惯标签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标签化生活,在标签化工作,在标签化做每一件事,就像给自己也给他人戴上了一个别样的面具,透过面具去识人。
在整个社会中,真正需要去标签化的是普通人,去掉那么多的标签,给自己彻底的放松,然后,带上好的心情,再出发。
今天你被“标签化”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