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ll即使无人喝彩,也要热烈盛开

秋天的萧瑟是一天天临近。从未有哪一个时期,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季节的明显变化。自从来简书参加日更以来,这种四季变幻的执著,使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起初是一个善于熬夜的夜猫子,慢慢成了一个早睡早起打鸣的大公鸡,一直到现在,晚上十点,困意来袭,呼呼大睡,一觉到五点准时起床。这期间,竟然连做梦也未曾有。即使有,也是梦里依稀在谋篇布局文章。
今天2月份来简书,也算是在冬天吧,那么,经历了春、夏,现在正进入仲秋,付出的是汗水和心血,浇灌的是心中的梦想,到秋天,收获的是一份份欣悦。
在前三个季节,我是天天为日更发愁,为文思随时的枯竭而忧虑。但现在,我可以从容不迫地随时写文,再也不心怀惴惴为断更揪心。
因此,每天早读之后,可以轻松晨练,抽出专门时间外出跑步了。
在路上小跑着,空气清冽,凉意扑面而来。秋天的早晨是爽朗的,它比夏天的早晨多了一份澄净与清爽。
路上的晨练的人并不多,也许是贪恋于早晨的酣睡吧,也许是经历了春的繁华,夏的热烈,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变幻生出一丝丝厌倦了吧,总之,秋之晨练较之以前的人大为减少,这使得大道有些空旷,公园也有些寂寥。
倒是晨鸟依然早起,在林间鸣啾;残花败叶依然微晃着曾经的春色,竭力在阳光中摇曳,提醒着稀疏的路人向它们漠然的一瞥。
但却是万般的无奈。因为审美的疲劳是人的天性,再好的景致攫取眼光久了,也变得非常普通,何况是在秋意渐浓的萧瑟?
我想,正因为如此,这些热烈奔放过的花花草草才逐渐萎蔫而艳丽不再。人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反向解读之,那么不是知己者的士和悦己者的女,也就不去死,不去容了。
人尚如此,花草亦然。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红枫和银杏。
公园树林深处有一片红枫林和几棵银杏树。它们仿佛养在深闺中的小女子,自在闺阁中嬉戏玩耍,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艳羡或是鄙视,按照自己的天性展现一种热烈的美。
当春天繁花盛开争奇斗艳时,它们一身葱绿素妆躲在一边,淡淡散发清香。当秋天百花凋零垂头丧气于无人喝采的无奈之中时,它们却红的像火黄的如金,在幽幽的人迹稀少的密林深处,尽情婀娜多姿,热烈奔放。
清晨的阳光从高处灌木的枝条上投射下来,使它们满身闪闪灼灼着一种蓬勃的朝气,犹如丰韵的熟透了的少妇,诱发人们无穷的遐想。
我的眼前为之一亮,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我的心灵更为之感动。禁不住为它们大声喝彩。但它们依然不亢不卑,依然故我璀璨如霞,热烈如火,宁静如水,不在意周边世界的那怕一丁点的骚动。
原来,有人喝彩抑或是无人问津,它们永远是这样独自绿了又灿,明了或灭。
徘徊于这一片红枫林下,倚在几株金灿灿的银杏树边,我沉思良久。
我们,是否也能如它们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无人喝彩的寂寥中,或是在热烈的欢呼中且行且歌,绽放生命原生态的美丽呢?
这让我想起了简书上有朋友在不断感慨和抱怨,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少,点赞量少,几乎失去了写作的动力;还有些朋友总想写出吸引大众眼球的爆款文而绞尽脑汁;也有些朋友为自己声嘶力竭唱出的一首歌、读的一篇文鲜有人听而沮丧不已。
诚然,由衷的喝彩,是一根支撑人前行的手杖,它也可从某一方面激励人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生命的奔跑中获取更多的力量。我们在某些时候,的确需要一种喝彩,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满足,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
但是,生命的长度和厚度仅仅靠这些来支撑,不免过于单纯,过于幼稚,过于危险。
《长恨歌》中,杨玉环“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闺人未识“,自有她的自怜自惜,自我喝采,本也无事。但是,”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赢得天下众多的喝彩之后,便失去了本心,落下了”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千古浩叹。委实令人感慨万千。
由此可见,赢得别人的喝彩并不重要,有些时候,外在的喝彩声太多,太隆,反而是一种至烈的毒药,会死于非命。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强大和善于自我解脱、自我潇洒、自我完善,才能应对得了生活对你的种种苛求和冷漠,荣光或是辉煌,从而永远保持一种恬淡,一种向往,一种执著。
就如我将简书纳入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样,从以前的昼夜颠倒,回归到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从以前的不能写文,到今天的洋洋洒洒挥笔;从以前的不为人知,到现在也有许多朋友的携手同行,这一路走来,有寂寂无聊的孤灯长夜,有轻蔑漠然的鄙视眼光,有埋于草丛的花开花败,有舒展笑靥迎对朝阳的美好时光。
可是,我依然是淡然和平静而对这一切。因为,我觉得,生命的本身就是一种素朴,一种且行且珍惜。因为我忽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赢得别人再多的喝彩,也不如自己为自己一路喝彩!
为自己的一点点进步,为自己的一份份努力,为自己的一滴滴泪水。
黎明不是因鸡鸣才到来,鲜花不是因为人们赞赏而盛开,红枫与银杏不是因为你的激动才奔放热烈。
有时候,也许能赢得很多人的喝彩;不过,即使有了欢呼,有了喝彩,我们也要忠于那份淡然,保持一种清醒,一份恬静;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的平淡中,度过寂静的无人喝彩的时光。
即使无人喝彩,我们也要昂扬前行;即使没有掌声,我们也一样虔诚踏浪歌吟。生命之花自由热烈绽放,才是应有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