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之四十
2019-03-30 本文已影响113人
刘法欣

品味《道德经》之四十
【原文】
反 者 道 之 动﹔弱 者 道 之 用。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大意解读】
反 者 道 之 动﹔弱 者 道 之 用。
返本归元是为道的行动规律,弱无声息是为道的作用模式。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有 生 于 无 。
天下万物生自有形有相的名,有形有相的名则生自无形无相的道。
【读后略议】
我认为,反,即是天地万物的反面。人们只认识有限的天地万物,而不认识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无限空无。
所以,要认识道,把握道的本质,就需要透过万有,认识万有的反面,空无。因此,反,也可以解读为返,返回万物的本源,这是为道者的心行轨迹。
弱,则是对成道后应用的描述。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的作用当然也是微妙的,不是人们的耳目所能及的。
本来无一物。由于人们的一念妄动,为无为有,强安名称,虚设概念,就有了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
一切万物,道之动用,分别在于人心,心生则万物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