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都看空区块链虚拟货币,为啥还有如此多人all in
作者 彪叔
![](https://img.haomeiwen.com/i5098033/1dea4244463f0940.jpg)
股神巴菲特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一直都在质疑虚拟货币,尽管近期比特币的价格再次冲上10000美金的关口。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3周年股东大会上,当有人提到数字货币时,巴菲特和芒格纷纷表达了厌恶之情,认为数字货币终将走向失败。
巴菲特谈到加密数字货币资本化的问题时表示:购买没有生产价值的资产时,没有产品产出,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做出任何交付。
彪叔也非常同意巴菲特的观点。我们购买任何一项资产时,在一段时间内,要么有产出,要么就是能够升值或者保值,不然那都是白忙活一场,甚至是连本金都收不回来。
芒格随后也表示,比巴菲特更讨厌加密货币。
目前,币圈,甚至是区块链领域,最大的利空消息就是来自于这两位投资界的传奇大佬。
在国内,也有一位财经界大佬——郎教授,一直是看空比特币未来,曾多次在财经节目《财经郎眼》上公开发表其看空比特币未来的观点。
看空的有了,看多的大佬也是看得见的。
比如锤子科技(锤子手机)CEO罗永浩今日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投了100W在虚拟货币上,如今变成了3000多W;
高晓松则在今日播出的视频节目《晓说》中表示,数字货币可理解为南非地底下的黄金,但是没有被挖出来,而区块链技术可以证明,我们承认南非地底下真的有黄金。
为什么连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佬都不认可虚拟货币,而有的人却认可,甚至是all in ?
原因在于一个:虚拟货币它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目前虚拟货币市场上太多的山寨币了,它们只有炒作的价值却没有使用价值。
我们都知道,比特币是虚拟货币的鼻祖;比特币出来之后,莱特币山寨了比特币,成为第二个。它们的共性都是需要消耗硬件资源来挖出来,消耗了社会劳动,却没有使用价值,无法成为商品。
一旦所有的币挖出来之后,没有人再炒作和接盘了,几乎就是崩盘的节奏,而且,挖币的成本会随着算法难度的加大而增加,这也是比特币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既然,大佬们都认为虚拟货币没有前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all in 呢?
因为现在很多发行的虚拟货币,它们有了使用价值,而不是单纯的发行出来后,然后进行交易炒作,而是为了应用在相应的场景,解决相应的问题。
币圈人都熟悉的以太币(ETH),目前是仅次与比特币市值的虚拟货币。它是以太坊去中心化虚拟主机平台的虚拟货币。以太坊给用户提供模块搭建应用,消耗一定的ETH,从而解决一些在现实主机上运营成本很高或者无法运行的应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5098033/ed747cb37a9ea669.jpeg)
发行1000亿个的瑞波币,最高涨到3美元多(彪叔从中喝了点汤,没吃上肉),其市值曾超过以太币。为什么发行量如此多的瑞波币能够涨到3美元多呢?因为它的应用是通过网关让各国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而低成本流通。
比如,从中国汇一笔美元到美国,传统的汇款方式成本高而慢;通过瑞波网关直接支付人民币,对方也直接收到美元,直接在网上进行,也不需要先兑换成美元,速度快而效率高。
再比如昨天(2018.5.7)被交易所提前上线的EXT,历链Exchain(“赞我”创始人投的项目)的token,一小时内涨了597%。为什么?因为历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智能身份网络,它的的应用是在解决个人履历问题。因为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使得一个人的履历无法造假。
以上的几个都是实质上的应用场景解决方式,再到内容服务上的区块链应用。
中国比特币首付李笑来投资的内容平台iVeryOne,用户在平台上发表文章,然后读者需要花费一定的token才能阅读。虽然,现在送token给读者阅读文章,但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而且一旦不送token了,大部分读者会流失;内容的创作者也看不到这些token的前景,也离开了,反正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再一个内容服务平台就是币乎。然鹅,其目前的注册用户量好像就是40多万而已(没记错的话),在上面通过发内容赚钱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而且是高度集中的。
虽说可以通过点赞、评论,作者和读者都可以得到相应的key(币乎token)作为奖励,但从我的发文来看,几乎是没有人看到的,和目前头条、百家号的内容平台的分发算法不一样,不向特定的人群推荐,而是通过热门的形式展示在读者的APP界面,使得许多优质的内容作者没有被发现。
而且从其头部的内容作者来看,我个人觉得内容非常的单一,几乎就是币圈的。机器人点赞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样助推发文者的文章上热门,从我看过的文章中,相对一部分文章的质量很差,有时就不能说是文章。
但是,有几个问题。前期作者的key无法通过交易所去变现,没有上交易所,需要通过官方的支持通道来变现;通赠送高额的key来吸引用户注册,但是这些key被分成两年来解锁,变相地捆绑用户,而且又不给利息,个人觉得有点不道德。
不过从其目前上交易所来看,一个月涨了三倍,还是不错的。但是,我的key都被锁着,无法变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5098033/b83c4bdfd094d0a3.png)
为了解决以上区块链内容平台中的问题,赞我Endersit:一个属于未来的内容生态,应运而生。
那么,“赞我”是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以及它的前景如何?
第一,用户。“赞我”背靠蚂蚁私塾和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公众号《请辩》,拥有一批忠实粉丝。目前还没有正式上线,已经拥有了30多万的超级用户。这是很多项目无法做到的,“赞我”拥有坚实的用户基础。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用有100多位社群运营官,目前还有100多人的预备运营官,他们也即将上岗。这样可以很好维护与用户之间的链接,这是其他平台无法相比的。
第二,token。上面的区块链内容平台,都是先让用户创作内容,积累token,等着上线交易变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用户会因为看不到上市交易的日子,而选择放弃该平台,反正拥有的token不多,就不再花太多的时间在上面了,万一黄了怎么办。
而“赞我”则是采用相反的策略,先通过认购和空投等简单的方式,让用户积累eds(“赞我”的token),接着,这个月(2018.5)就要在多个交易上线交易了。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先看到价值,是实实在在的变现价值,而不是一个大饼,遥不可期。然后,再上线Dapp、browser网页版,让创作者和点赞评论者看到实实在在的价值,激发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创造。
而且,如果不是急于变现的,可以把eds进行锁仓操作,还能赚取高额的利息。
第三,确权。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创作者创作出内容后,都面临着确权问题。因为便捷的网络通讯,使得创作者的内容在没有确定版权之前,就被各路大军侵权盗用了。
“赞我”结合SHA算法(安散列算法)确保所有内容创作者创作的作品唯一性和安全性;对每一条信息进行加密,确保所有信息归属权唯一;此项证明也同样作用于数据源授权归属。
第四,奖励机制。前说过币乎的奖励机制存在弊端,可以通过样一批小号、机器人来作弊点赞和评论,从而提高其文章的热度。这些做法已形成了产业链,目前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都存在这样的产业链,导致好内容用户见不到,差内容全在最显眼的位置。
“赞我”采用封闭区和开放区两个区域。在封闭区,你看到的内容都是你关注的创作者的内容;在开放区域,这里的内容将暂不显示来源等有关创作者的讯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鲸鱼效应”带来的默认心理倾向,同时也能阻止创作者找到自己的内容,进行作弊。这两个区域是相对独立的,之间的权重不互相影响。
同时,通过隐性的投票机制,对内容进行投票,无论是赞还是踩,都需要付出一定的token。这个成本是有回报的。投票结束清算时,如果你的投票选择和超过50%以上的用户相同,则你们这部分用户将平分另外一部分用户的token,同时也获得系统给予的奖励。创作者则会获得系统给予的相应奖励。
当然,为了给用户筛选优质内容,防止为了赢token,而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在投票结束前是不会看到赞踩情况的。
也因为是要付出成本的投票,所筛出的内容是具有普遍性的,要么就是人人喜欢的优质内容,要么就是人人厌恶的劣质创作。
第五,团队。“赞我”团队的技术人才就不用多说了,都是各行业资深工程师和顶端学府出来。特别要提的是创始人蔡叔,他自己本身投资过多个成功的区块链项目,比如上文的历链;蔡叔也是OKex最大的市商。这些是行业技术背景。
因为“赞我”是要做内容生态,所以,团队对内容是要非常敏感的。而蔡叔是一个优质内容的生产者,第一年《蚂蚁私塾》所拆解的书都是他一个人做的;几十万粉丝的公号《请辩》的作者。所以,“赞我”团队在内容算法的设计上是相对专业的。
第六,市场。目前,“赞我”已经和11家机构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有资本机构、研究机构和媒体平台。这是市场对“赞我”这个项目认可的表现。
看空虚拟货币的是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没有使用价值的,背后没有东西支撑的,只是一个被炒作的工具。
但“赞我”不一样,它的背后有着一个内容生态平台在支撑着。
像蔡叔投资的历链,因其要做去中心化智能身份网络,关于个人履历的网络。而个人的履历真实情况是社会上所有企业、金融金钩、国家,甚至是所有人都关注的地方。历链能够解决个人的诚信问题,它是有前景,因此一上市就能涨597%。
“赞我”的背后有着一个比历链更为强大的平台支撑着,不仅仅是因为创始人蔡叔的内容能力、市场的认可,更是因为赞我能够解决目前内容市场上内容生产混乱、作弊、侵权频发、确权不定等痛点,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内容生态平台。
所以,“赞我”这个项目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这个月,eds将要上交易所交易,其展现出来的潜力定会比历链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5098033/b1838e972669aad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