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与写作读书·精进·自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主题阅读法精讲——阅读记录阶段深挖(三)

2017-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田宝谈写作
主题阅读法精讲——阅读记录阶段深挖(三)

今天花费一上午的时间,在基本阅读完三本书二分之一以上内容后,终于可以动笔写写主题阅读的最后一个阶段。在笔记本上我真是收获满满,但由于主题的限制,我只能给大家展示与主题有关的这两部内容:更好的思维模式:深度思考策略性思维。这两个问题在三本书中都有谈起,并且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因此写下来跟大家进行一次分享。


更好的思维模式:深度思考

《思考,快与慢》中介绍说明了我们大脑是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与做出决策,系统1是无意识运作,偏感性;而系统2受控制运作,偏理性。由不同系统而产生的决策解释方式又有不同:

决策1  窄框架: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

决策2  宽框架:一个有4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

文中作者提出:“在任何情况下,将多种决策综合考虑都会更有优势。假设同时考虑5个简单的二选一决策问题。宽框架需要考虑的是包含32个选项的综合选择,窄框架需要考虑的则是一连串5个简单的选择。”

作者认为宽框架有助于我们处理更加复杂的事情,也是一种更好的思维方式。这与《金字塔原理》中作者主导的“金字塔模型”思考问题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金字塔模型有4个基本原则:

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这种模型对思考问题和写文章十分有帮助,每一层都需要一定的思考量,也就是在《思考,快与慢》中作者提出的要用系统2思考。

同样,为大学学生学习量身定做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也没有错过对深度思考的讨论,此书中提出:“我们要超越表面化的记忆,深度学习。”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大学,如果你仅仅想要通过一门课很简单:去上课,了解到课程的最低通过要求,然后花费最少的努力来完成这些要求就行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大学仅仅定位在找工作的工具。                          然而,如果你将大学看做学习获得知识方式、发展心智、寻求思考问题的新方式、扩大知识面、获得解决生活问题办法的场所,你会开始练习有效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这样,你的大学会给你带来更大价值。

总结

关于更好的思维模式这一问题,三位作者都指向了深度思考这个关键词。他们都认为调动理性和逻辑性,让思考过程变慢变严谨是更好的方法。但不同的是,《思考,快与慢》和《批判性思维工具》重在说明好处和定义,而《金字塔原理》重在给出具体操作的方法,把这三本书结合起来看,关于深度思考和如何深度思考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策略性思维

在《批判性思维工具》中作者提出了十一个策略性思维的核心理念:

①思维、感受和需求是相互依存的;   ②事情是有逻辑的,并且你能把它弄清楚;

③进行定期评价,提高思维的质量;   ④自我中心是默认的心理机制;

⑤审慎对待我们周围人的自我中心;   ⑥人们倾向于做出超出个人经验的概括;

⑦误把自我中心思维作为理性思维;   ⑧自我中心思维是自动发生的;

⑨我们经常通过控制或顺从来谋取权力;                                                                   ⑩人类的社会中心倾向是天生的;

Last 理性的发展需要练习

并且作者指出,我们必须能够识别自我中心倾向,并且不断减少这种自我中心倾向对我们思维的影响。运用策略性思维经常认识和评估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不断改进和提高。

而《思考,快与慢》的作者更偏向于外部事务,在决策方面提出了这样一些观点:

①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②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③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决策可能截然相反;
④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结果。

可以明显地看出,《批判性思维工具》重在对策略性思维本身的介绍上,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参考的标杆,让读者慢慢向策略性思维靠近。而《思考,快与慢》则是在已经拥有策略性思维的基础上教读者如何处理外部事务。

众所周知,内部事务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那么什么叫内部事务呢?就是我们对自己思想的梳理掌握。在《金字塔原理》中作者提供了许多关于理清自我思想的一些办法。

在金字塔的思维构架下,作者先行说明了其内部的结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关于纵向关系,作者提出了两种构建方法:

自下而上法:

-列出所有作者想表达的要点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

-倒推出序言

自上而下法:

-确定作者想论述的主题

-设想读者的疑问

-给出答案

-检查背景和冲突是否引发读者提出疑问

-证实答案

-填写关键句要点

而横向关系,作者给出了两种组织方式: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就是把最后一个论点作为主体,概括整个推理过程。而归纳推理是把具有相似性的思想归类分组,根据各要点具有的共同性得出结论。详细的介绍在上文我已附有链接,在此不再多说。

结论

这三本书中,由于侧重点和思路的不同,作者们对于策略性思维的阐释也不相同。但可以看出的是,他们都认可掌握策略性思维是很必要的,并且也是有方法的。这三部分内容结合起来,我们能更加全面地把握策略性思维。


一些其他收获

在《思考,快与慢》中我理解了人的大脑原来是有两个思考系统,而更有能力的那个思考系统一般情况下还不出来,真是恃才放旷啊,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在《批判性思维工具》中让我加深了对大学意义的深入理解,大学专业课训练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和学科思想,而不仅仅是分数,这为我不追求高分观念又寻求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并且文中提到了关于不同的思维阶段,我也得花点功夫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在《金字塔原理》中感触最多。首先,在文中举例子不能举那些专业性太强的,会严重影响读者阅读理解;其次,在写作上也可以采用金字塔构建的方法整理自己的思路,特别是对序言部分的介绍,让我关于撰写文章开头这一块更加明确了。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主题阅读方法的介绍,3天时间,通过实际操练,虽然经常累的头晕脑胀,但获得知识后的那种满足感是多少疲惫都值得的。对于这三本书,我还没有开始精读,只有选择地阅读了其中的几部分,在随后的日子里,打算深入理解它,特别是《思考,快与慢》这本书。

人活着需要有点目的。主题阅读法,聪明的你学会了吗?

《主题阅读法精讲-准备阶段如何做?》

《主题阅读法精讲-阅读记录阶段初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