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13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
1.一定要做有用的人。在大灾难面前不是人人都能活下去,有用的人死了叫“牺牲”,有人惦念,没用的人死了,叫“遇难”,什么也不会留下。韩子昂是重机车高级司机,刘启是机修员,连初中生韩朵朵也能在关键时刻以情动人,呼唤救援。更不用说那些身怀绝技的救援队员、技术员。有能力的人拯救地球,而那些在地下打麻将、混日子的只能在末日来临的时候烧杀抢掠或被灾难凌辱。
2.因果循环,冥冥中自有天意。17年前,为了让家里更多的人能好好的活下去,刘培强选择火化重病的妻子,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刘启和岳父韩子昂。17年后,为了儿子刘启和地球上更多的人有活下去的机会,刘培强牺牲了自己,驾驶空间站冲向火海。王磊为了减少牺牲,放弃的对韩子昂的救援。当自己被困在倒塌的电梯里,也阻止刘启对自己无用的救援行为。韩子昂救下了一个女婴,起名“韩朵朵”,与死去的女儿重名。后来,韩朵朵和刘启在刘培强和韩子昂的护卫下活了下去,成为了他们生命的延续。
3.希望总是要有的,成功率0%的计划也有可能成功。点燃木星推动地球的救援计划开始不被联合政府看好,不被外国救援队看好,但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居然成功了,这可是曾经被评为成功率0%的计划。本剧的“希望”是一条暗线,从韩朵朵课堂上对希望的不理解,到全面点火救援希望破灭到计划改变为引爆木星,又燃起新的希望。对希望亲身经历深刻体验,到最后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事实。剧中“最弱鸡”的韩朵朵,身为一个小婴儿的时候居然能从洪水中活下来,在木星大爆炸时被倒墙砸晕,居然能在刘启的保护下再次活下来,让人觉得爱真的能创造奇迹。
4.人性的思考。冲突最严重的一幕表现在王磊坚持排除一切困难,完成运送火石的任务,奋不顾身,不计牺牲,另一位救援队员周倩却“以人为本”,灭掉火石,不让人员再有牺牲。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即是“人性”也是“兽性”。“自我牺牲”“任务至上”即是“狼性”又是人高于其他动物的自我控制力。在运输车崩溃后,韩子昂吐槽“还拖着这个破球,我这里还有2个孩子呢”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球重要还是人重要?完成任务是为了更多的人能活下去,为了告慰已经去世的人,若是牺牲了所有人完成了任务又有和意义?事实证明,火石只是一个求生的希望,只是一个奋斗目标。我们在努力前,不知道结果如何,也许只是造化弄人,但还是要求努力,也许这个过程让我们“死而无憾”,也许,这事儿就成了呢?
5.关于太阳。本影片的背景是太阳会急速膨胀,从而吞噬太阳系里的所有行星。而我记得小时候,上自然课的时候,当时的教材表述太阳正在进入衰退期。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太阳的能量应该越来越小,直至耗尽,成为白矮星,不会出现膨胀到吞噬地球的程度。但是,流浪地球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如果太阳能量耗尽,如果没有了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