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17
1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变化才是世界的常态,是人与规则的介入,让世界变得好像稳定态了一些。但是要明白,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直面现实。
2 做个成年人
自食其果,自作自受。所谓成年人,就是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后果,而不是将决定权,将自己的未来拱手与人。
3 反脆弱
反脆弱是指变化带来的好处大过坏处的现象。就像刘润年度演讲中举的例子,有人因为疫情创业失败,但也有人因为疫情线上直播致富。反脆弱之于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提高自己面对风险并从中获益的能力。
4 坚持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的内在核心在于修复现代人的心智残疾(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排队5分钟或在餐厅等朋友,都是用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如同纳斯研究所里说的“心智残疾”)。
5 减少工作时间
帕累托80/20法则: 制作最重要的事来减少工作时间
帕金森法则: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
6 发展副业
在工作之外,多尝试了解其他任何事物。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你可以寻找机会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一项副业。
7 遵循风险的杠铃法则
不要在所有的地方都特立独行。成功的人在某一方面的大胆尝试,往往都是建立在其他某一方面的保守和稳定之上的。正如同事所言,工作和生活,至少保证一个是稳定的,倘若两者都不稳定,人会很慌张。
8 短期退休
正如Zero To Die里说的,将理想的退休(假期,休息)活动分配到每年去做,不必等到60岁退休后再去享受,几十年之后的事,谁说的准呢,不知道等不等得到退休呢。
9 No FOMO,删繁就简
FOMO(Fear of missing out)以前的自己就有点FOMO,总是害怕错过了什么好玩的有趣的新闻或朋友圈信息。但长期信息过剩,让人焦虑,开始有意远离朋友圈和微博,眼不见为净,少了不自觉地比较之后,不会那么频繁的焦虑和无法专注了。
10 尝试简化生活
极简生活,若无必要,不复增加。往往一个人占有的越多,其能感受到的存在越少。一个人之所以有其尊严不在于其占有了什么,而在于其能创造什么。做世界的生产者,而不只是单纯的消费者。下次再想买东西时,多提醒自己“I can live without it”。
11 感受身体
身体的健康与活力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精神与工作状态,冥想,瑜伽和运动正是感受自己身体,感受存在,以及心向所往的内观。
12 大量阅读
阅读书籍的耐心,努力咀嚼沉浸下来的状态也是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联系。阅读不一定能帮你成为成功人士,但令人称颂的成功人士都是大量阅读的人。
13 输出
通过输出来倒逼输入。输出,做一个Creator,而不是单纯的consumer。
14 提高财商
减少负债,增加资产。
15 社会关系
社会支持,你不是一个人,寻找同路人。
16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写作,分享,帮助他人,提供价值。当一个付出者,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