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暗投?还是怀才不遇?

2024-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古韵撷趣

周日,得空到老同学那里去喝茶,顺带听到另外几个茶友,在谈及过去在单位上的遭遇及受到的众多委屈,当然,也免不了对单位领导的种种怨言和诟病。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都是退休之人,口中也是图个快活,发泄发泄过去心中的愤懑。

如果非得说说过去,在单位所受的委屈程度,我想也没有谁比么我大的。

做为从国家层面开始,到省里各厅局单位,再到大学的层层选拔中胜出的我,按理说前途无量。

说差点,就是混到退休,最差最差也得是个正处级。

可我在体制内,郁郁寡欢了几年,也是被某些人排挤和领导的不重用,就毅然决然地停薪留职,走上了创业之路。

当初还真有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迈气概。

我有幸坚持了下来,也实现了自己多半的抱负。

尽管兄嫂,妹妹都可惜我离开了体制,但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树挪死,人挪活”,也是至理名言。

如果你真得能受得了委屈和领导的不待见,熬下去也不是什么错。

可我却成了另类,放着体制内的工作不要,偏要一意孤行地另寻他图。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选择停薪留职,就已经回不去了。

虽然单位上的领导还说,以后想回来还是可以的,但可能吗?

且不说领导还有小心思,就单单我离开的岗位,那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呀!

说过去的我,有些“怀才不遇”还真是有点,但决没有“善贾而沽”的意思。

渴望为国为民做点事情的想法,一直充盈着我的胸膛,但结果却是:几位茶友熬了下来,而我却选择了离开。

这一离开,就是几十年,从此再与过去体制内的人有任何瓜葛了。

“良禽择木而栖”,我算是挺勇敢的,这一点连我的家人都佩服不已。

但我心里想的,如果能遇上明主,谁又愿意去冒着未知的风险去闯荡江湖呢?

唐·魏徴 ·《谏太宗十思疏》中曰:“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大意是: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选择一些正确的意见并加以听取采纳, 那么聪明的人就会尽献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泛施予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

【背景】本文写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魏征向太宗上疏,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读过后,我番然醒悟,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历来以雄才大略,任人唯贤,宽宏大量而著称。

魏征如若不是遇上李世民,以魏征屡屡犯谏的行为,早就身首异处了。

不能不说,活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所有为臣者都是幸运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是古训。

那么仔细想想,我等自诩有点小才的普通人,尽管有“怀才不遇”之伤感,但忍受“明珠暗投”之现状,也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