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求医
求医,动词,意思是就医,请大夫看病。
求医就是病家和医生之间的沟通过程。双方天然就存在着期待上的差异:病家希望医生能判断自己的疾病,解释自己的病症,给出医药上的治疗方案,最好还要让自己在少花钱、少花时间、少受罪的基础上痊愈;医生则希望病人理解自己病情的复杂性,潜在的风险,以及医疗的限度在哪里,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并且,医生希望病人有一点统计学常识,能够理解一切治疗都是个概率问题,不要逼迫自己给出非常肯定的承诺。这本身就很难沟通,更不用说最后能够达成一致。所以,如何求医算是一门学问。
我在这门学问上还算有一点心得,总体上来说,我在历次求医的过程中和医生都能做到相处融洽,因此整个医疗过程都还算顺利。考虑到人人都可能生病,人人也都需要求医,这里我想把自己的心得做一次分享:
站在纯粹病家的角度,那么医生就是向自己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可惜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试试向公立医院的医生提一下“医疗服务”这四个字,你看他能蹦起来多高?反问你服务应该收多少服务费才合适。不管病家有什么社会身份,到了医生面前就是个病人而已。
但医生却做不到这一点,他还得扮演自己医生的社会身份,受到种种约束和种种限制,因此不得不产生许多的现实考量。所以,作为病家反倒需要为医生解除心防,解除后顾之忧,这样才能让医生专注于诊治。
首先是为医生省时间,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简明扼要地依次介绍自己的症状,病情起始时间,中间做过什么处理,病情有怎样的变化,身体有哪些异常,近期生活习惯是否有变化等等。
也不复杂,看病历本上是怎么记录的,就按照它的记录方式怎么对医生讲。因为你的自述简明扼要有条理,就能够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你的情况,以便于他下一步的诊断。这对于病家而言是一个加分项,起码让医生感觉和你沟通起来会比较容易,也就更容易拿出专业的态度来。
等医生得出初步诊断意见之后,我会问医生两个问题。一个是病程发展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一共有几种,分别是多高的概率;第二个问题是开始治疗之后,可能得到的治疗效果有哪些,分别是多高的概率。
我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医生,提问只是想为了知道关于疾病和治疗的全貌,好让我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现在所处的是什么状态。除了极为不耐烦的医生,大多数医生对此都不会反对。这一步固然有增进自身认知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问,让医生解除掉对你的担忧。因为问概率的人相对而言比较理性,不会认定医生应该对所有的治疗结果负全责。这样,医生在治疗你的时候才不会胆战心惊,担心有天你会打上门来。
接下来是和医生讨论治疗方案。虽然说医生是专业人士,病家通常对医学一无所知,但是病家的情况千千万万,医生的手段也不是只有一种。之前既然你已经释放了善意,证明了自己的理性,那么现在你和医生讨论一下治疗方案也没有什么奇怪。
而且,作为病家你有权知道医生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你的主治医师选择其中之一背后的考量究竟是什么。医生需要让你信服地接受他的方案,能够证明这个方案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你的个人利益。医生对此也能理解,因为后期就是一个双方合作的关系。那么在建立合作之前,大家能够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很重要。
这个讨论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微妙影响,既然是双方一起来讨论制定的方案,复诊的时候你就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重访,而不是以病人的身份。医生届时在态度和处理方式上,会和面对单纯的病家时完全不一样。
还需要考虑那些严厉而艰难的选择时刻。治疗过程并不一定都理想,治疗结果也可能是没作用。这时候医生内心还是会很慌,会忍不住地要为自己做辩解。而且,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医生可能会图稳,未必还愿意继续挑战一下,生怕出了什么事情自己要背负更大的责任。
对于病家而言,这同样是一个考验,考验自己究竟是不是真的相信概率学。真相信概率学的话,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概率应该可以接受才对。所以,这时候我会对医生表达两层意思。
第一,我事先已经知道,会有现在这种情况的可能。现在事情当真那么发生了,我对此没有任何要抱怨和指责的地方。
第二,我在那么多家医院中选择了你们这一家,我在那么多医生里找到了你,原因是我相信你们。虽然现在看起来的确治疗效果不好,但这没有改变我对你们的信任。所以,请不要在意之前发生了什么,目前的重点是在您的手中,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还有没有别的可能?不妨我们再拿出来讨论一次,看要不要再来尝试一次。也许这一次,概率学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医生也是人,医生也会感到挫败,医生也需要信任和支持。诊疗失败并不特别可怕,可怕的是医生自己意志消沉,或者担忧投诉报复,转而求稳,采取一系列保守的治疗方式。当一名医生只求不出错的时候,他的确可以做到所有的诊断和处置都严格符合规定,但这个和你的病情能否得到改善可能关系并不太大。
所以,即便自己心中再怎么不愉快,还是要强打起精神来鼓励一下医生,并且再次表达对他的信任。因为知识和技能都在他手上,重点是他用怎样的心态来治疗你。心态积极,那么就总能找到办法,或者是找到有办法的人,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我用这套方法和医生打交道,医生就可以专心解决医学和医疗问题,不用花额外的时间来解决我和他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我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甚至是我的中文表述问题。因此我们之间的关系一般都会很融洽,医生在我面前也很放松,也敢于说出真心话。
大家甚至可以把话说得非常直白,比如说医生开处方时向我详尽解释为什么要用某种药,为什么要用某种治疗的时候,我会打断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医生说:不需要了,你之所以讲那么详细,无非是担心我怀疑你想坑我的钱,所以要说明诊疗的必要性,那我现在就可以明确告诉你,请按照你的专业判断来治疗,我都接受。每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能看到医生的面部表情就像有一层水波扩散,整个人都松弛下来。
当然这套方法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也有傲慢的医生,也有急躁的医生,还有江湖老油条医生。和他们说上2分钟的话都困难,你一句话出口,他们的三句抢白已经在等着你。
但这世界上大部分医生都还过得去,起码我遇见的医生大多如此,那么我们之间就还是可以沟通,还是可以取得共识,把治病这件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和医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唯一是禁忌的话只有一句,那就是:怎么我在百度上看到的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