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张惠言

2023-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aalouie

惠言少为词赋,拟司马相如、扬雄之文。及壮,又学韩愈、欧阳修。篆书初学李阳冰,后学汉碑额及石鼓文。尝奉命诣盛京篆列圣加尊号玉宝,惠言言於当事,谓旧藏宝不得磨治;又谓翰林奉命篆列圣宝,宜奏请驰驿,以格於例不果行。

生平精思绝人,尝从歙金榜问故,其学要归六经,而尤深易、礼。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序曰:“自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义略同,惟京氏为异。而孟喜受易家阴阳,其说易本於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八卦六十四象,四正七十二候,变通消息,诸儒祖述之,莫能具。当汉之季年,扶风马融作易传,授郑康成作易注。而荆州牧刘表、会稽太守王朗、颍川荀爽、南阳宋忠皆以易名家,各有所述。唯翻传孟氏学,既作易注,奏上之献帝。翻之言易,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归於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类,贯穿比附,始若琐碎,及其沉深解剥,离根散叶,畅茂条理,遂於大道,后儒罕能通之。自魏王弼以虚空之言解易,唐立之学官,而汉世诸儒之说微,独资州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颇采古易家言,而翻注为多。其后古书尽亡,而宋道士陈抟以意造为龙图,其徒刘牧以为易之河图、洛书也,河南邵雍又为先天、后天之图,宋之说易者翕然宗之,以至於今,牢不可拔,而易阴阳之大义,盖尽晦矣。大清有天下,元和徵士惠栋,始考古义孟、京、荀、郑、虞氏,作易汉学,又自为解释,曰周易述。然掇拾於亡废之后,左右采获,十无二三。其所述大氐宗祢虞氏,而未能尽通,则旁徵他说以合之。盖从唐、五代、宋、元、明朽坏散乱千有馀年,区区修补收拾,欲一旦而其道复明,斯固难也。翻之学既邃,又具见马、郑、荀、宋氏书,考其是否,故其义为精。又古书亡,而汉、魏师说可见者十馀家,然唯郑、荀、虞三家略有梗概可指说,而虞尤较备。然则求七十子之微言,田何、杨叔、丁将军之所传者,舍虞氏之注,其何所自焉?故求其条贯,明其统例,释其疑滞,信其亡阙,为虞氏义九卷;又表其大旨,为消息二卷。”又著有虞氏易礼二卷,虞氏易候一卷,虞氏易言二卷。

初,惠栋作周易述,大旨遵虞翻,补以郑、荀诸儒,学者以未能专一少之。仪徵阮元谓汉人之易,孟、费诸家,各有师承,势不能合。惠言传虞氏易,即传汉孟氏易矣,孤经绝学也。惠言又著周易郑氏义三卷,周易荀氏九家义一卷,周易郑荀义三卷,易义别录十四卷,易纬略义三卷,易图条辨二卷。其易义别录序,谓不尽见其辞而欲论其是非,犹以偏言决狱也。故其所著,皆羽仪虞氏易者。於礼有仪礼词一卷,读仪礼记二卷,皆特精审。又有茗柯文五卷,词一卷。

———清史稿 (民国)赵尔巽,柯劭忞等撰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易可能确实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诸子百家之中的一家哲学理论,从汉朝虞翻开始有穿凿附会的趋向,王弼以虚空言易,到了宋朝陈抟臆造为龙图河洛之说结合,更加离谱,距离哲学越来越远,距离市井越来越近。

试想当初周文王算卦得遇姜子牙,开八百年基业,但当初周文王算卦未必就是为了姜子牙,很可能他算的是如果摆脱困境,如何带老百姓走出水火,开辟江山,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只不过周文王算卦后到渭水之滨,然后姜子牙得以施展才能辅助武王,最后打败纣王开辟基业,这一系列事件下来太顺其自然,所以后人可能就把算卦这件事神乎其神,到后代结合一些阴阳术士的妄自揣测臆造图说,成为了市井小民在苦难之中得以慰藉的精神寄托,他们多么希望自己能够知道一点关于自己将来的命运,祛灾除厄的一点点方法,让自己的生活不那么艰苦难熬。

所以旁门左道深入人心且欣欣向荣,而正统哲学逐渐晦暗式微,很可能到最后湮灭。

然而这里独尊虞氏,对于郑康成,荀爽似乎不太听得进去,又陷入一家偏信的魔圈。

----Apr 22, 202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