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被低估的电影终于出资源
“你们当初为什么要生我?”
一部《都挺好》,如镜面般把中国家庭的问题反射到观众的心里。
其实当人类开始有“家庭”这一观念,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
1984年,一部国产电影,片名就是五个字——
《为什么生我》。
电影主题很简单,离异家庭的小孩,在破碎家庭里艰难成长。
许多不幸的孩子,都哭喊过这句话。
通常来说,它还有后半句:
“生了我,为什么不养我。”
生,是错误的源头;
养,才是不幸的开始。
但Sir今天不想一开始把气氛搞得太沉重,也不想继续聊国产剧。
换个口味,一部外语片。
同样关于生与养,但人家孩子的解决方法,不是向父母哭诉,也不离家出走。
直接把父母告上法庭——
我想起诉我父母
因为生了我
人小鬼大的一幕,吊起了Sir的胃口。
一部黎巴嫩电影,连获奥斯卡、金球奖、金棕榈奖提名。
故事,也不是全球性的故事。
但情感,却是世界级的共鸣——
《迦百农》
Cafarnaúm
迦百农,源于《圣经》,是加利利海附近一带的地名。
耶稣开始传道时,曾迁居此地,据《圣经》上说,这里有不少神迹发生。
宗教色彩浓烈。
到处可见悬在空中的十字架,但人们生活却一点不“神圣”。
上帝曾预言过迦百农:
迦百农阿,你已经升到天上。(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吗?)将来必推下阴间。
这是一座被上帝遗弃之城。
在首映场时,导演纳迪·拉巴基也解释了“迦百农”的由来:
在法文当中,包括英文当中都解释为“乱”,意为不规则的东西,混乱的拜访,大家看了这部影片,就会明白片名的意义。
这,也是一座极其混乱的城市。
生活在这里的人,住在混乱的街道,回到混乱的家,日复一日过着混乱的生活。
狭小的两居室里,挤满了扎因的家人。
一张小床上,横七竖八地睡了六个兄弟姐妹。
隔着一道帘子就是父母的床,时不时还能听见隔壁压抑的呻吟声,和床板的晃动声。
12岁的扎因,完全不像12岁的样子。
瘦弱的身躯,扛起生活的重担。
白天在杂货铺打杂送货,同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
或者,帮老妈买些违禁药,回家研成粉,倒在水里,泡在衣服上。
再偷偷带进监狱里,给他在里面坐牢的大哥。
晚上,在车流众多的街头卖果汁。
长得好看的妹妹,还常被路过的流氓调戏。
一连串白描式的街头图景,潜台词很简单——
在这里,孩子不是孩子。
孩子,父母发财的工具。
多生一个,不是多负担一个。
而是多一条养家致富的道路。
面对父母的缺席,这些孩子也有自己的对抗方法。
比如扎因。
他用几件“小东西”,放大了自己的童年。
01
妹妹的卫生棉
——卫生棉,是对抗成长的必要物件。
扎因知道,在这个街区的女孩子是不可以长大的。
他甚至明白妹妹萨哈未来的人生——
长大,嫁人,脱离父母,然后被另一个男人禁锢。
再也不可能会有自由人生。
而这件“坏事”还是发生了。
扎因发现床单上的污渍和萨哈内裤上的血迹。
萨哈的长大,更不能被母亲知道。
不然,这个成熟的女孩,马上要被摆在货架上出售。
没有例外。
还记得你朋友阿丽亚怎么了吗
她母亲发现后,把她锁在屋里
直到有一天,一头肥猪带走了她
接下来,为了帮妹妹隐瞒,扎因开始了如警匪片般的潜伏。
三条卫生棉,记录了妹妹从“长大”到被“出售”的过程。
她的第一条卫生棉。
是扎因用自己背心做的,也是他教会萨哈怎么去用这块布。
第二条卫生棉。
是扎因偷的,他还不忘特意告诉萨哈,用完的布不要乱丢。
以免留下“证据”。
这个腐烂的社会,早已经帮这些小鬼练就了一身“生存技能”。
但扎因不知道,自己的小心翼翼,在外人看来多么可笑。
妹妹的小短裤,远远就能看见鼓出来一块。
幼童的身材和衣着,与裤裆里的巨型卫生棉,格外的突兀。
即使如履薄冰地掩盖成长,也换不来一份恒长的童年。
第三条卫生棉,妹妹还没机会用上。
出售日来临,父母将她抵给了房东的成年儿子,免了几月的房租。
但扎因没有认输。
策划着让妹妹逃走,还在货架上偷了几包卫生巾。
妹妹的结局,你们都猜到了。
如所有“妹妹”一样,早孕,死掉,被遗忘。
Sir不认为扎因猜不到。
但即使徒劳,他也为妹妹的童年,留下过记忆。
02
蟑螂侠、游乐场和米老鼠
——令人向往的梦幻之地,都藏着真实的污垢。
扎因逃跑的第一天,在开往游乐场大巴的车上,遇到了一只“蟑螂侠”。
这个戴着眼镜,长得像斯坦·李的老头。
除了胸口的山寨巨型蟑螂,制服从头到尾,都与蜘蛛侠无异。
扎因一脸依恋和崇拜地看着这位“超级英雄”。
但这老头却在他面前点起香烟,开始吞云吐雾起来。
偶像不存在,蜘蛛侠变成蟑螂侠,英雄面具下面是个苍老的邋遢老头。
他与心目中的偶像实在差得太远。
对于扎因来说,这种恍惚,正是他现在的人生。
混乱、丑陋,干脆在他的面前褪下了美好的伪装。
那些童年中,美好的愿景,就此粉碎。
可还是挡不住他内心童真的本性。
一个画面,堪称电影的点睛之笔。
扎因流浪途中,被一座破旧的游乐园吸引。
不是因为各种娱乐设施,而是因为一对“奶子”。
他爬上了一座张开双臂的雕塑,解开她的上衣扣子。
露出整个胸部。
是小孩子的恶趣味吗?
是,但不只是。
孩子对胸部的执念,也来源于母亲。
他怀念母亲的怀抱,以及曾经被这对胸喂养的幼年时代。
扎因一直是饥饿的。
从食物上,他得不到满足。
从母性上,他也没有得到过爱。
在这座游乐场里,扎因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天堂,和曾经失去的童年。
当夜里,机动游戏开启,这座雕像随之转动。
扎因望着在游乐园里快乐的孩子们。
而自己,也能短暂游离在现实之外。
再遗憾的童年,也总有一座梦中的乐园。
就像《佛罗里达乐园》里,那些生活在迪士尼乐园旁的人们。
他们买不起门票,只能在不远的空地上,看着迪士尼乐园放的烟花。
她们不属于迪士尼乐园里的任何一种快乐。
但那片免费的天空,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
而《迦百农》里,米老鼠,出现在扎因住过的每一个地方。
在帮别人带孩子的木板房里,在他被羁押的少年监狱里……
唯独,不是在他家里。
他的玩具是什么?
香烟和用文具做的AK47。
03
冰凉的铁链
父母的生育速度,永远赶不上他们抚养孩子的速度。
而那些生出来却无暇顾及的孩子,就如同被圈养在家里的小猫小狗。
脚上永远都拴着铁链。
残忍吗?
残忍。
但当扎因不得不抚养另一个小男孩时,他也只能用这样的方法。
扎因想起了家里那个同样被拴起来的,年幼的弟弟。
从家庭的困境逃了出来,却又落入了另一种困境中。
抹掉眼泪后,怎么办呢?
没有办法,所以一怒之下,他把父母告上法庭。
他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裁决吗?
听听母亲为自己辩护的证词:
我一生都是奴隶
你还敢批评我?
04
“你不还要生么”
在《迦百农》里,Sir一直记得这样的细节:
街上的孩子们,总是轻车就熟地抱着更小的孩子。
熟练,且习以为常。
导演拉巴基在挑选演员时,带着摄制团队在大街上寻找合适的人。
扮演扎因的男孩就因为这样被导演发现。
不同的是,现实中的扎因有个温暖的家庭和负责的爹妈。
但他也是这片混乱街区里的一员。
“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表现自己真实的人生。”
此后,因为电影大热,扎因的一家也受到了关注,从此离开了平民窟,移居到了挪威。
这个故事,让Sir想起了另一部电影《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
也译作《生于妓院》。
2004年,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导演罗斯•考夫曼(Ross Kauffman)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红灯群里找到8个妓女的孩子,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照相机摄影。
这些孩子表露出了许多连成年人都缺少的灵动和天赋。
纪录片获得奥斯卡没多久,里面的几个孩子离开了红灯区开始有了新的生活。
但还是有一个女孩,选择回到了妓院,开始了自己母亲的老本行。
你问为什么?
这些孩子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未来。
但,他们还是被一条无声无息的链子拴住了自己的人生。
就像扎因对着法官说,我不希望他们再生孩子了。
但下一句,是彻底的绝望:
那她肚子里那个呢,还是要生的不是吗
翻开这电影的豆瓣点评,清一色都提到一个字——
哭。
那为什么还要看?不是给自己找不开心吗?
没错,他们的生活可能离我们很远。
一部电影,可能也无法彻底改变现实。
但我们的哭,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
他们的现实,告诉我们——
生活不止眼前的两点一线,朝九晚五。
世界上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人,有数不清光照不到的角落,值得你去关注。
因为不管生在哪里,养在哪里。
你的世界,我们的世界,都是一个混乱的“迦百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