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商人:《货殖列传》晋文读书笔记
1,
人们追求感官欲望不断得到满足的方式来过日子,这是历史的事实。
太史公曰:“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我把这段话倒过来解释。
太史公说,面对人已经拥有这些欲望与享受的习惯,最糟糕的一种方式是强制他不能拥有这种欲望;
稍微高明一点的,是想方设法设立规则,要求人只能在规则中去满足自身欲望;
再稍微高一点的是用教诲的手段,让他们放弃或至少节制对于欲望的追求;
再高一等的,是让他们知道,在满足欲望与享受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能力,应该用什么方式让自己不受伤害;
最上等的是,用人们原本拥有的欲望与享受的追求,因势利导,没有任何阻碍地将这种欲望与享受导向正确的方向。
2,
这些原则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第一,物之不齐。
就是每个事物都有各自的规律和原则。每个事物都在供需变动中有自己的相对价值。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第二,自然流通。
水之趋下,日夜无休,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正确认识财富。
“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金钱是人取得尊严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所以俗谚讲:“‘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这都是财富所产生的正面效果。
3,
《货殖列传》里面提一下子贡,也是为了破除当时普遍认为的儒家的基本态度。
子贡作为孔子身边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在孔子死后结庐守丧,守得最久,对孔子极其敬重。然而作为儒家,作为孔子弟子,怎么可以做生意,怎么可以去逐利呢?
子贡是孔子弟子当中最有钱的一个,他的经济基础可以让他无所事事,只在那边守丧。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他离开孔子之后曾经在卫担任一阵公职,后来在曹、鲁之间做生意,所以他在七十子中是最有钱的。同样是孔子的弟子,原先是连糟糠都不见得可以随时吃到、吃饱的,更不要说他的居所永远都在穷巷里了。
反观子贡,一出门就是一大车队随行的派头。因为他有这样的财货,所以无论走到哪个国家,国君都非常尊重他,需要用对待另一位国君的礼节去招待子贡。而且,能够让孔子名扬天下最关键的人物、最关键的支持力量,也是子贡。
所以司马迁说,“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孔子本来就非常了不起,因为有子贡这种“得势者”,能够让孔子的光亮传播得更远,得到更高的地位。
4,
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德者,人物之谓也。
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做投资,一个人都要有眼光,而且要有长远的眼光。
富无经业,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在《货殖列传》的最后,司马迁用这句话结束了这篇旷世经济奇文,也道出了投资中的真谛。“获得财富并没有恒定的模式,而金钱也没有永远的主人。能者上,不能者下。”
看看今天的商业与投资社会,没有哪一个商业模式会保证永远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