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什么是高效的学习方法?从我认知这个世界开始从来就没弄明白,从孩提时的模仿、到上学以后输入的知识,学习从未停过,学习的效果不能以时间来验证,并不是学的时间越长掌握的越熟练,越牢固。英语我从小学、初一就开始学,算到现在学了30多年,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基础的听说写能力都不能完全达到,学完就忘,不知道总结,学的状态很随意,导致学期被无限拉长,输出的知识量少之又少。什么原因导致呢?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基础太差,还是理解能力有限……
最近粥老师推荐一本书《认知天性》,这本书是美国11位认知心理学家,耗时10多年心血合作完成的,一经出版,就连续4年蝉联亚马逊认知心理学榜首。这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才能更高效的学习。本书的核心观点及框架有以下几点:
1、学习的本质是构建长期记忆,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是神经元的连接。
“万千智慧,始于记忆”,学习过程中读书,记笔记,都是需要记忆,记忆让知识更长久的扎根于我们的认知中,虽然大家都不提倡死记硬背,但是这是一个很直接,很高效的学习方法。有些知识并不是理解了就助于记忆,而是记忆了才有助于理解,这就是古语中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2、学习是一个不愉快的过程。学习并不愉快,只要你觉得愉快,便不是在学习。
学习本就是枯燥费心的过程,你会睡不好,吃不好,思绪里缠绕着不会的难题,纠结着没有完成的方案,你就像奋力游在大海的鱼,海藻和水草不断缠绕,制约你的行动,削减你着你的热情。对于“寓教于乐”这种说辞,根本不值得推敲,把教育跟娱乐融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我们天天看手机微信、公众号等等……我们从些收获到知识了吗,没错,你看完任何一个文章或视频后都会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有可能是错觉,这些只是零星的知识碎片,没有系统的知识框架,并且遗忘率特别高。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多练习,多重复,如果你坚持不了8分钟,那你可能不适合学这个。
学习一定要练习,而练习需要重复,但重复一定不好玩。娱乐绝对不是学习。
3、 在你决定学习之前,先找到自己的赛道;
这个过程和滚雪球很类似。要将雪球滚大,有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找到一条有雪的滑道;
第二,滚起来,持续滚、加速滚。
要实现知识的滚雪球,你就需要找到自己的赛道、并最高效地吸收领域内外的知识,被你吸收掉的知识会相互抱团、融合,形成更大的雪球。也就是通常说的”知行合一”。
我们就能在自己的赛道内,得心应手,成为领域内独一无二的高手,这就是知识的滚雪球效应。
杰克•韦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把你的生活想象成两条公路,一条路上代表着你擅长的事情,另一条代表着你喜欢做的事情。
现在,想象一下这两条公路交叉的情景。你的幸福与你的能力实现了交叉,这个交叉点,就是你构建职业生涯最理想的地方。
如果你做的事既是你擅长的又是你感兴趣的,这就是你最好的赛道,这个雪球会迅速增大,你的收入和成就感会迅速提升。
4、高效学习的底层步骤。
在我们的认知中,认为学习某件事物所耗费的努力越多,我们就学得就越扎实。是在这样吗?耗费努力越多并不一定学的好。
学习的验证就是输出过程,输出是最高级的学习,把你所学的讲给别人听,也就是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检索的过程,对方理解了,你的输出就成功了,说明你学的知识已掌握牢固。
输入过程中,你感知到的效率可能有假象,但输出绝对不会,输出才是检验我们有没有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的方法。
以上就是高效的学习方法:记忆学习——踏实学习记笔记,学习反馈——发挥自己擅长的和兴趣,找到自己的赛道——输出是验证知识的最好方法。从现在就开始执行,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自己擅长的和感兴趣的事, 把坚持当成一种习惯,坚持KPT复盘法。
K(Keep保持):有哪些细节、操作、是可以继续保持的?
P(Problem问题):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
T(Try尝试):我可以尝试去做什么?
在生命最初的30年里,是你养成了习惯;在生命的后30年里,是习惯养成了你。一直坚持下去,每天都优于过去的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学习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