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遇见红尘

朋友那么多,仅限在朋友圈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7人  慕尘驿站

打开自己的微信,看了看好友数量约为460人。

这其中不包括因为做微商删掉的,三观不一致拉黑的。

所以现在打开自己的朋友圈,感觉就是盛世皇帝阅奏章,一片歌舞升平,他们说的那些事儿,让我感觉都是在为我歌功颂德,没有一丝丝的异见。

这又让我不禁感叹:这盛世,如我所愿呐。

朋友圈是个小世界,小到只能容纳和你一样的观点的人存在。

于是乎,我们阅览朋友圈的时候都在干着同样的事儿。

看到别人晒美食的,你只管点赞外加评论想吃;

看到别人晒旅游照,你只管点赞外加评论羡慕;

看到别人晒孩子的,你只管点赞外加评论真乖;

看到别人发段子的,你只管点赞外加哈哈哈哈;

看到别人晒悲伤的,你只管评论么么哒别点赞;

……

做完这些事儿,你会感觉到你在朋友圈的存在感,在朋友心中的好感值都会蹭蹭蹭的上涨。

接着继续去巡视,看看哪些渣渣又在秀智商下限,哪些不知廉耻的又在装B摆阔做大爷,谁又在给广告费的到处刷着广告占据了自己的空间,一经发现就“不看他的朋友圈”,瞬间又感觉耳根清净不少咧。

最后,经过这一系列操作,我们就筑起了一座墙,墙内都是和你三观一样,你放屁都点赞,墙外就是那些你认为广告商、装B犯、零智商、三观异。

恭喜你,正式进入了圈(juan)养时代。

进入圈(juan)养时代的人有几种特征:相似性,互补性,依恋性。

相似性,也即是相互之间性格特征趋于相同。社会心理学加纽科姆有一个实验,他让相似性格特制定的学生住在一起,相异特征的也住在一起,结果相似特征的人吃饭睡觉撒尿聊天,不管干啥都会互帮互助,相互友善,而那些相异的不管如何,总是不能好好做朋友。

许多时候,身边的人总是有着和自己相类似的一些地方,比如喜欢阅读的人就来约读咖,喜欢写作的就去慕尘驿站,喜欢旅行探险的人就成了驴友,喜欢吹牛的人就组成了吹牛协会,相互之间总会感觉好感爆棚,就像是一见钟情触电般的感觉。

互补性,也即是相似的人在一起,他们会学习对方不相同的地方,进而在心理上寻求互相满足和慰藉

这样水乳交融,也不难解释异性相吸成了恋人,同性也会相吸成了铁哥们(不排除情侣关系)的问题了,注意,这里只关乎互补,不关乎性别。

依恋性,这个在明白相似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就不难解释了,他们在同类别人中不断取长补短,同时还能够得到安全感,或者说是一种满足感,这种情感很容易上瘾而欲罢不能。

我们的朋友圈里的生活,远远比真实生活要精彩得多,甚至连长相都要漂亮得多。

人生来就是缺乏安全感,需要进入一个群体,在群体中寻求安全感和满足感。在进入这个群体之前,你总要表现得让人觉得你可以被纳入这个群体。

所以,朋友圈成为了一个你展示自己的窗口,你可以晒红酒西餐,你可以晒深夜加班,你可以晒加了无数滤镜的照片,你可以晒你最近读的《史记》《左传》《金瓶梅》。

然后就会收到无数的点赞和评论,这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将那些经常点赞和评论你的人划入了自己的一个圈子,你点赞别人评论别人又进了别人划的圈子,在众多的圈子交接处又称为核心的圈子,靠这种圈子维系着相互之间的关系,不自觉的将自己圈养在了里面。

殊不知,你这圈子文化也可能只是“点赞之交”而已。

其实每一个赞都代表一种天机,足以写成一本复杂而又全面的社会心理学著作。

圈养时代是新媒体时代赋予的新型社交关系。

我们之所以愿意将自己圈养起来,或许只是害怕现实生活中那种处处微妙的人际关系,圈子里面成立“交浅言深”最佳缓冲回避区域。

再回首去看看朋友圈,琐碎的生活不值得发,我们所展示的都是岁月静好,有些事情终究还是不选择去揭穿和展示。

你想想,在某个深夜,你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没有诗意和远方,只有眼前的苟且,只有失落和咒骂,这个时候你不会说我自拍一个,发个朋友圈吧。

我们更多的需要关注生活本身,而不是虚拟的社交网络圈子,虚拟终归需要回到现实。

朋友圈里的生活看似精彩纷呈,然而残酷的现实是:除了那些少数爱你的人以外,没有多少人会为你的精彩感到高兴,会为你的落寞感同身受。

我们在朋友圈里面展示的风花雪月,岁月静好,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是过眼云烟,茶余饭后谈资,没有必要去精心的保重你的朋友圈,包装易碎。

我只是说说而已,也不能左右谁步入圈养时代,我会继续点赞,或是羡慕,或是认可,或是为你高兴,或是为了表示“朕知道了”,谁知道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