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笔记:《饮膳札记》

2017-04-02  本文已影响97人  彭小刀
读书笔记:《饮膳札记》

林文月,台湾彰化人,1933年生于上海日租界。1952年入读台湾大学中文系,师从台静农等名师,又留学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比较文学,后回台湾大学任教至退休。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捷克查理斯大学客座教授。著述有学术论文《澄辉集》、散文《拟古》等约二十种,译有《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古典名著。

年轻时的林文月(一)

这本《饮膳札记》记录了十九道她曾经为亲朋、恩师、学生们做过的美食,借口前人“古诗十九首”乃辑成一册。

她曾说:“平凡事物,若能写出真性情或普遍之理趣,未始不可喜。而三餐的烹调,正是普通人所能施展的最好的生活魔法。”阅此书,听她娓娓道来那些记忆中的味道,不免发出生活可以如此美好的感叹!

01  柴米油盐间的生活乐趣

如何在宴席之前开始准备?如何在准备之间谋划自己日常的家务?如何在一道道看似平常的菜式上加上自己的玲珑心思?都是她经过长时间考量的智慧。

在那些冲淡平和的文字中,时常有这些字眼擒下了我,如“甜蜜又感伤”、“暮春黄昏”、“浓郁鲜美”、“清纯鲜美”、“人情味”等。

再看她如何描述食材与餐具的搭配“橘红与翠绿在素白的瓷盘上相映成趣,十分醒目”。这些字眼一一琢磨,竟然有着诗意的美。

林女士在台大读书期间就开始陆续在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由于见解独到而文笔清丽,甚受欢迎。

这些脱胎于中华诗篇中的字眼,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美——温文尔雅,自然闲美,淡定从容。

年轻时的林文月(二)

十分羡慕林文月女士通过这些诗篇里的浸润,让自己的居家生活,穿插于书房与厨房之间,得到了愉悦的平衡。

“自省人性和物性的差强,而柴米油盐、鸡鸭鱼肉、瓜果蔬菜之间,亦多生活乐趣。”

在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她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编织成了琴棋书画诗酒花。

02  把时间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随着一道道美味呈现而来的其实还有那些远去的回忆,林女士总是能从回忆某道菜的做法中忆起当年餐桌上令人怅惘的往事。

林文月与恩师台静农

而她也一直秉持着“饮食固然重要,宾主从容尽欢,才是宴会的最高境界”之理念。

要想宾主尽欢,这些都要事先谋划。有些食材如鱼翅发妥后再装入高汤,文火慢煨,需要提前两天准备,海参也是,要先净水吐沙,再慢煨,也是需要花去一天半时间,费时又费神,但都在她的运筹帷幄之间。

此为宴席高潮部分,足以表达主人的诚意和心情,但也只宜一二,否则容易让人过犹不及,感觉庸俗。这便是林女士的智慧所在,也不得不让人惊叹,事无小事,无研不精。

晒古籍的林文月 “如何让自己在厨房与餐桌之间保持轻松自在,从而达到愉快待客之效果?”

她有随时思考、记录、制卡片的习惯,这习惯能让她一方面收集资料,分类条析,一方面拟定范围,安排整顿为有系统的结果。

所以她的菜单拟定根据人数和对象而考量,顺便排列先后上场顺序,再者去采购时也能做到没有遗漏之憾。

而且她的菜单还要题上日期和客人名字,这是为了避免客人老是在她家吃到同样的菜肴。

在做菜这件事情上是将简单的事情探究下去,触摸其丰富之内涵,在做学问这件事情上是将复杂的事情探究下去,梳理其细腻之脉络。

她将做菜做的跟探究学问一样,试问怎能不让人感叹其用心!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在现代如此繁忙的工作当中,洗手做羹汤的那种惬意,足以抵消工作上的沉重,可以轻盈呈现离地一厘米的飞翔。

03  色身已老犹疑惑,天道至真唯简单

“烹调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则不论绘画、雕刻、音乐或文学,未闻有不麻烦者”。

年届不惑的林文月

林女士一直从事着研究学者、写作者、翻译家的工作。在过去的岁月里,既有如此需要静心且繁忙的工作,也有生儿育女、侍奉老人之人间烟火,家务虽然有帮佣,但是做饭总是要自己亲历亲为。

我想,她未尝不是知道,为亲朋、恩师、学生们做菜乃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工作的压力和竞争已然消弭于厨房之间。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

既然需要但自己又不知道,那么就去探究吧。如果都失去了探究的兴趣,人生还有何意义?

事事都是如此复杂,不要被麻烦吓到!

事事也是如此简单,唯有用心才能体会。

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那就做饭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