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可求多与求速
昨天看到新闻,我国去年平均阅读数量是7.5本。看到这个数据,我不禁想到很多公众号或者其他自媒体人晒出的自己的年阅读量:几百,几千。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天或者两天读一本书好似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一年几百本书籍真真是大大提高了人均阅读的数值。但我感到很疑惑:他们都在读什么书?速度怎么可能有这么快?真的有那么丝滑吗?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高中三年,读的学科课本不过三十多本。如果仅仅算文学性质的语文课本,也只有不到十本。如此少的书,我们尚且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读那么长时间,最后的成绩还不一定尽如人意。我在读研的时候需要接触一门新专业,专业书籍只有五本,我却花了三个月才粗粗过了一遍(每天六小时)。我想,他们如此快速的阅读,肯定不会包括以上两种书籍:需要融会贯通的文章和需要大量记忆的专业书籍。
如果阅读专业书籍不是为了充分了解和理解认同的话,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科普读物,甚至科普视频效果会更好,何必为难自己从头啃专业书呢?更别提用一两天把他读下来,可能这些时间人连基本的名词解释都无法理解。
那么如果是非专业书籍,或者偏向社科人文一类的书籍,读那么快可能吗?以我这种普通人的水平来看,依旧是不可能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读的我头疼欲裂,黑格尔的《小逻辑》看的我怀疑人生,莎士比亚的戏剧看的我精神分裂——读很多书,都是需要基础的。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其实里面很多比喻与象征十分含蓄,有些甚至经过了好几次转化,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欧洲历史与语言结构,是不可能读懂这本书的。(特别是这老头喜欢自己创造新词新意象)。我想,他们读书那么快,一定也不包括这一类需要大量背景知识支持的书籍。
那么剩下的就是小说了,我突然觉得更不可思议了,如果一两天看完一本小说,你不过是看完了它的故事情节而已。其手法的运用,人物性格的设计与矛盾的设置过程,你都是一无所知。既然如此,不如去看电影,或者去读那些除了故事情节有噱头之外一无所有的苍白文字。我们读一本书的目的,绝不是明白书的梗概,对好词好句进行摘抄或者是被动接受他人对本书中心思想或者人物色彩的观点。既然读一本书,我们就要读懂一本书,真正的读懂。
我简述一下自己读懂一本书的过程:我读的书是《苏东坡传》,我第一遍读的时候用了两天,了解的大概的故事情节和内容。第二遍我就把此书与康震教授的节目作对比,了解了苏轼的人生故事。我发现王安石在《苏东坡传》里的角色偏向一位被后来感化的偏执型伪君子,一个独到而疯狂的政客。于是我去读了《王安石传》,了解到王安石的理想主义与为国为民的悲剧色彩。
第三遍,我想,为什么林语堂要如此写苏王二人呢?于是我去观看了林语堂的纪录片,发现了林语堂与鲁迅二人之间的对战恩怨与纠葛——原来林语堂自认为自己是和自己偶像苏东坡一样的人物,对王安石(鲁迅)这种“斗士”色彩浓厚的人有天生矛盾。
第四次读这本书,我发现林鲁二人的争论不仅是两种生活方式的争论,还涉及到中国抗战时期的文人态度与政治方向。第五遍读,我又读了同为林语堂先生的传记《武则天传》,发现林语堂在人物描写和故事性制作上往往会带有一丝极为深刻的文化认同。
第六遍,我去看了苏轼的《寒食帖》,背诵了他大部分诗词,也阅读了他的《东坡志林》。我感受不到天下第二行书的魅力,于是我继续读书,读有关书法鉴赏的书籍,也会去练字。第七遍,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苏轼这般的人物在北宋出现,我开始了解了北宋的三位皇帝:仁宗,神宗,徽宗。我意识到这与北宋“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这种政治背景可以与唐宋的灭亡挂钩,那么经济背景呢?于是第八遍,我又拜读了《白银帝国》,《丝绸之路》等著作,明白了经济与文化沟通,甚至东西方文化的深刻内涵是两项的。
我目前正在读第九遍,结合我的心理学背景知识,到此,我读一本《苏东坡传》已经用了初一到大四十年时间,实际阅读时间也达到了几百个小时吧。子曰:温故而知新。如果是好书,是可以引发你的思考,是可以常读常新的。
网络上目前那些所谓读书班,只能是你进入阅读大门的领路人,不要妄想他们可以帮助你完成大量书籍知识的积累。读一本好书,认识一位自己喜欢的作者,去读这位作者,去了解他书中的一切,自然可以在读其他书籍的时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什么一年读几百本书的故事,不过是吸引你的噱头,是快餐化阅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林语堂只读了《红楼梦》便写出了《京华烟云》。有些人读了几千几万本书,不过是脑子里多了些机械式的文字储备而已,百度一下,你也能做到。
古人说苦心孤诣,希望通过大量阅读而不是深入思考的人,能够理解这么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