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②当情绪涌起时,我们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
看到神经科学的知识,很多人会觉得头大,也一定会有人表示不解:我不就是想了解一下“如何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更幸福快乐的生活”吗?跟复杂难懂的神经科学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然,我们的情绪密码其实很大程度上就藏在神经科学里,藏在大脑的运作机制里。
有的时候,消极情绪来得汹涌,意识层面(前额叶皮层)的确有一大套方法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控制和处理,但是无意识层面(边缘系统、下丘脑和交感神经)可不吃前额叶皮层这一套,当面对应激,他们绕开意识自行启动,所以无论意识层面如何想去控制局面,我们依旧会感受到强烈的生理唤醒(如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发抖等)和强烈的情绪体验(愤怒、恐惧等),并且这种唤起还会维持一段时间才能消退,因为荷尔蒙还在我们的血液循环之中。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了解身体里发生了什么,我们就会容易陷入因为自己控制情绪不利而导致的自责自罪之中,引发次级情绪反应。原本只是单纯的恐惧、愤怒反应,最后演变成恐惧+自责,愤怒+内疚这样更加复杂的情绪反应,反而延长了消极情绪在体内停留的时间。
所以知己知彼,了解一下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觉察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的神经系统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
一个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又包含大脑、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小脑。工作在于整合和协调全身的功能,加工全部传入的神经信息,向身体不同部分发出命令。
一个是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外周神经系统又由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组成。躯体神经系统负责协调身体骨骼肌的动作,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脚杆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负责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过程。
神经系统以一种互相合作的方式在极其复杂的运作着,从而确保我们不仅仅是活着,而且还能够感知世界,能够拥有我们独特的喜怒哀乐和经验、能够人际互动、创造,自我实现以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当我们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前额叶皮层还来不及思考,我们的生理反应就已经被唤起,植物性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已经配合着做出了战斗或逃跑反应。
当我们的前额叶皮层明明计划着晚上要去运动但最后却摊在沙发上吃薯片看肥皂剧的时候,是我们大脑中的伏隔核正在追求最容易满足的乐趣。
当我们痛恨自己无法改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时,我们大脑中的背侧纹状体正在无意识的重复例行行为。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失控往往让我们感到无奈并充满了挫败感,这里面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神经系统的无意识运作。但是我们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又希望能够稍微拿回一点主动权。所以我们才需要知己知彼。
我们得知道并理解情绪在神经科学层面是如何运作的,只有知道了,才有了把它觉察出来的可能,而这种觉察则可以激活你的前额叶皮层,让你的意识能够参与进来。这其实已经是改变的开始了。
最后引用一个让人振奋的结论:神经系统是具有可塑性的!所以我们不仅仅是一只被生理反应摆布的玩偶。
大家加油!
参考资料: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心理学与生活》—菲利普·津巴多
《重塑大脑回路》—亚历克斯·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