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如果用《说卦》的语言,这个题目应该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与《系辞》的语言相比较,给人的感觉,要更神秘莫测,更文彩斑斓,更意境幽深。但实际上,如同《说卦》的「和顺于道而理于义」,与《系辞》的「系辞焉而明吉凶」二者的关系一样,桌子板凳它都是木头,一个意思、不同语境、两种说法罢了。骨子里并没有高低上下的区分。
「穷理尽性」的落脚点是「性」。所以首先就需要知道什么是性。《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就是这个「成之者」的性。
因此这里所谓的「穷理」,无非是对「善」的作用的特别强调而已。因为在整个的《易》里面,外在的、人们看到的、都是性,而内在驱动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则全在于柔刚,这个四象之中被称之为善的那一半。
因为善的动,就自然出现了「相推」的后果。所谓「刚柔相推」,就是刚推出一个阴、柔推出一个阳、是这二者的统一表达。这个柔刚相推的作用,《系辞》描述的是过程,用语白描直叙,而《说卦》强调的是动态,推崇善的价值。
所谓「尽性」,就是充分发挥「性」的作用,是将整个八卦的动态,归因于柔刚的动力,同时也是直接用人类的价值观,来取代《易》的价值观,并予以绝对的夸张。最后的归结点,一个「命」字,就牢牢把握了人类的关注度,活生生将一个预测的结论,上升到了决定人生的幕后主宰的地步,千万年来忽悠不止,传承不息。
如果要返本归真,这里的「命」,实际上指的是卜卦得到的那个结果。《系辞》里面也有类似的说法,就是「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共性是都对预测的结果做了拟人化的处理。区别在于,《系辞》略有矜持,说卜卦可以有问必答,信心满满,将提问说成《易》接受命令,有问必答,。《说卦》则反宾为主,预测的棱模两可被说成了必然结果,将有问必答的「命」变成了宿命的「命」。归根到底,都只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刚柔相推」,刚柔都是那个推的主角,而不是推的结果,它们也不互为因果。因此,出现刚柔的这个主卦,才客观上存在「性」的效果,就是它们会生出一个新生的卦,这个新生的卦是静态的,不再呈现性的特征,而是一个稳定的结局,在这个意义上,将一个稳定的结局称之为「命」,也的确符合生命传承的实际情况,因此也就更富有诱惑力,让受众迷惑于语言而不自知。
本人不擅翻译,但还是觉得应当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给出一个对应的现代翻译,因为这句话千万年来的解释,实在太过绚烂多姿,甚至有一个「性命之学」的学问,可能就脱胎于此。所以需要格外对待。
「穷理」的「穷」,字面意思就是「穷尽」,实际意思没有这么夸张,无非是正确表达出柔刚所在的爻位就足够了。因为只要明确柔刚的所在,整个一个八卦的动变情况就完全固定了。板上钉钉,毫无疑义。
这里的「理」,指的是柔刚是《易》的动力源。这里也特指柔刚。再夸张一点,深入一点,全面一点,「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都可以说是《易》的演绎原理。
所谓「尽性」,并不是率性而为的意思,其中的「尽」同样过于夸张,还是只要正确表达出来就OK了。
「性」是对动态的八卦的独有称呼,专有名词。实际上,《易》的世界的结构,都是「性」,也只有全部的元素都组合「成」为了「性」,才可能得到一个三极的位。对应的真实世界,就应该是科学所谓的「三维空间」。所以无论《说卦》如何的夸张,「说卦」的圣人怎样渲染,都并不为过,都不足以表达这个结果伟大之万一。
「命」就是动变得到的那个静态的新的八卦。反而应该最好理解,也最容易表达。
整个一句话的对应翻译是:正确记录柔刚的所在,准确表达为动态的三极,就可以直接得到需要预测的结局。
这也就是《系辞》所说的「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圣人设卦观象」,从动静两个方面入手。动的情况下,就需要记录两个卦,一个是动态的那个原始的八卦,这里就是「本卦」。根据柔刚的所在,还需要写出一个变化后的结果,就是一个新的八卦。
具体的变化方法,就是柔这个由两个阴重叠所代表的一个为阴的极,在新的八卦里面成为一个阳的极,记录为一个阳的符号,实质是两个符号组合的二极的阳。
反之,刚是由两个阳重叠的阳的极,新的八卦里面表达为二极的阴,记录为一个阴的符号。
八卦的三个极,只要出现有一个柔刚,不管是二极动,还是三极都动,都构成动,记录的方法与上边所说完全相同。
在静态的情况就十分简单了,《系辞》说只要看《说卦》里面八卦的对应物,就知道结论了。《说卦》本身的说法略微复杂,「和顺于道而理于义」,还是建议大家将八卦表达为六爻,来深入分析爻与爻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作为掌握原理的途径。
关于「观象」,原则就是上述两个方面,倒是《系辞》与《说卦》的说法,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至少一个平铺直叙,一个夸大其词,一个简单明了,一个极尽夸张之能事。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两种文本的来历不同。所以形式的要求也不同,存在差别理所当然,不出现对比才是不正常的。就我们来说,自然以此作为《系辞》是圣人亲传的心法,而《说卦》是圣人演示的操作程序的事后记录的佐证。
实际上,类似的佐证无所不在,只是人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