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

春光日盛时,看见美的存在

2018-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熊瞪

Dear Q:

从下周二开始,北京气温就二十多度了。我厚厚的羽绒服还裹在身上,阳台上就挂满了春装。在即将消失并且永远不可能重现的2017年冬天,传说中白得刺眼的雪一滴也没降落。

此刻,我居然还能像从未与幻想中的某种洋洋洒洒的美擦肩一样,安然地煮了一壶咖啡,在朋友圈敲下我的“春日小记”。

Q,你可千万别怪我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最近我被一种叫作“美”的东西吸引了,无法脱身。这些可不是我们这个宇宙突然涌现的类似于AI的惊天创造,相反,这些像黑洞般将我吸入使我沉迷的东西,一直存在,只是曾经的我,在假装疲于奔命的途中,将停留在它们身上的视线疾速收回,就这样一次次错过了而已。

原来,对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再多一点点好奇心,便能不断获得新鲜的东西啊。

一直以来,我躲在“糙汉子”的标签下,安全地生活着。在所有与生活相关的琐碎小事里,能避则避,可推必推,养花、做饭、布置房间、乃至于多数女孩子都喜欢的化妆、穿衣搭配……我都会以一种“极简”的方式处理,不养花,吃速食,素颜,穿最不会出错的基础款衣服……

因为我的方式几乎不出错,所有我无可指摘,所以我心安理得地躲在自己的安全区,以为这便是最适合我的生活方式。

可是,Q啊,春天来了啊。你可不要觉得四季轮回只由自然,顺应其更迭减衣添鞋便好。

这是一年之内最容易建立新模式、迸发一切灵感的季节哇。我们且不说自然万物具新,光是看看夏天的燥热、秋季的萧条,更不用说冬日所蕴含的终结含义了,就会知道只有春天才是最适合解构现有的一切,甚至将其推倒重来的时间段啊。

或许我们都曾平常地看着春天到来,然后离去,留下的还是旧时光里的自己,没有任何改变,也觉得这便是生活而已,欣然或者默然接受,再平静地走入夏天……

如果我说,我就是在这冬春交接的时候,无意中审视了往昔的自我模式,然后间断性被突如其来的美猛烈撞击,以至于霎时心间一热,你信吗?你必须要相信,Q,因为你知道,我对你是绝不会说谎的呀。

尽管如此,还是让我在线性的时间条上作个记号,以便于我更清楚地讲述最近的几次与美之相碰吧。

2018年2月26日,我被闺密种草将一堆文艺小清新的收纳盒、蝴蝶结衬衫收入囊中,又偶然获得一款粉粉嫩嫩的煮茶壶,在同一天,我学会了五色饭……

你也觉得这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吧?那你就错了。Q,你知道的,这么懒这么笨的我,只会关注物件的实用性而毫不在意其颜值,且对厨房避之不及呢。

我以前视为安全、舒适、简单的生活,似乎一下子被这些碎屑般的美炸开了一道缝隙,然后更多琐屑透过这道缝钻进来,不疾不缓,恰好是我可以接受的程度呢。

2018年3月1日,那天我在办公电脑上下载了Kindle阅读器,偷偷地翻开躺在我的“图书馆”里很久的《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我一直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小众、低产,长期居住在偏僻、寒冷的海岛上的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对于我这种常年居住在内陆的人来讲,那种区隔感使我迟迟没有翻开这本书来看。

可是在那天下午,因为从第一篇故事《秋》讲到父亲被迫卖掉陪伴他们多年的老马后,父母二人迎着海风的方向面对面倚向对方,我从未见过的母亲的长发舒展到地面,被狂风卷起后包裹着父亲的脑袋时,我心里居然冒出一堆千奇百怪的注解,注解相异,但触动极甚。

后面几乎每一篇都给予我强烈的感触,那种情绪,文字技艺极低的我无法描述,我还是引用一位中国作家对这本书的评论吧:“写得这么好的东西已经存在了,我还在这儿干吗呢?”而于我而言,写得这么好的东西这世界还有很多,我干吗不对生活抱有好奇心与探索欲呢?

不止是文字、物品、影像、风光,Q,我们生存的时代,虽然偶尔浮躁、肤浅,但请你千万要相信美好的事物永远静候在那里,不争不抢,不显不露,只是等着给无意中捡拾起它们的我们带来一点不同于往常的情绪,甚至是,全新看待生活的方式。

有句话是,来人间一趟,我们要看看太阳。

Q,循环往复的日升日落尚且互不相同,我们为什么要躲在千篇一律的生活里单调独生呢?春光日盛,我们真该去阳光里撒点野。如果曾经爱着这美好的生活,请你更热爱;如果曾经不够爱,就在这个春天热爱吧。

尚未拥有深刻而丰富的灵魂的我,无法与你叙说博大的情怀、世道的变迁,但我还是想将受限的、拘束的小我里透进来的一点点美的碎屑,毫不遮掩地放在你的手掌心里。

Q,如果你愿意的话,请允许我继续为你收集这些永不褪色的暖,让它们在某一日成为你抵抗乏味、粗糙的出口吧。,你会点头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