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0

2023-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马唐

1,

只吃食物,别吃太多,以植物为主。

2,

吃什么,这本是人生最基本的问题,但如今却已变得十分复杂,而这一由简变繁的过程充分揭示了食品工业、营养科学,还有新闻界所共同形成的所谓体制性强制力。

人们用不着专家指点就知道自己该吃什么——人类自打从树上下来之后就一直做得挺成功,不过如此一来,对于食品公司来说便是无利可图,对于营养学家来说就是绝对的失败,而对于报纸编辑和记者来说那就实在是索然寡味。

3,

有史以来,人们吃东西的理由千差万别,而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

食物还关系到快感,关乎人际交往,关乎家庭和精神生活,关系到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关系到我们自我身份的表达。

4,

在人们为担忧营养所花的时间与他们全部的健康和幸福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

这是一个法国式悖论的题中之意。

营养学家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别的民族既能够如法国人那样尽情地享受美食,而且还高高兴兴地摄入大量被营养学家判为有毒的营养成分,却又能使他们的心脏病发病率远远低于想方设法要确保低脂肪饮食的美国人。

5,

过去,许多为人们所熟悉的品牌食物,譬如鸡蛋、早餐麦片或其他零食之类,往往包装得花花绿绿地堆满超市走道两侧,显得十分抢眼,而现在,很多挺有科学味道的新词儿,像什么“胆固醇”、“纤维”和“饱和脂肪酸”等,则开始大规模地流行起来。

6,

比较起来,传统食物更粗糙、更老派,也根本不科学,因为谁能知道那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然而营养素就不同了,这些经科学家认定对健康有益的化合物和矿物质,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科学确定性的希望之光。

要是正确的营养素摄入得越多,错误的营养素摄入得越少的话,你就能活得越长久,也不会得慢性病,还能减肥瘦身。

营养素本身作为一种概念,并产生一整套专门术语,最早是出现于19世纪。

英国医生普罗特发现了食物构成的三大主要成分,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也就是人们后来所知道的常量营养素。

波兰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在20世纪初发现了第一批微量营养元素,并联系到活力论关于食物的观点,于1912年将这些微量元素首次命名为“维生素”。

维生素为营养学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7,

二战后有所谓科学观点认为,人们摄入基本出自于肉类和奶制品的脂肪和食用胆固醇,造成了整个20世纪心脏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脂肪假说,得到美国心脏学会的推崇,该学会早在1961年向人们推荐“清淡饮食”。

即所含源自动物制品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都较低的食物。

8,

别再谈什么食物,要谈就谈营养素。

饮食指南中,像牛肉、鸡和鱼这些完全不同的词条之间的差异是如何消失殆尽的。

这老三样食物,每一种所代表的都不仅是单一的物种,而是整个完全不同的品种分类,但是现在却混在一起成了传输某单一元素的共同载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的语言是如何将这些食物本身都排斥在外的。

如今,被告就是无色、无形、无味,并且与政治毫无瓜葛的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既有可能又无可能隐身于被称作饱和脂肪酸的物质之中。

关于营养主义,有一件事是必须首先要了解的,那就是营养主义和营养并不是一码事。

正如其名称中有“主义”二字,说明它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

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按照一整套普遍共享但却未经验证的设想,将波澜壮阔的人生和经验统合起来的方式。

这一性质使得意识形态特别难以观察,至少是当它仍然与文化紧紧纠结在一起的时候。

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有点儿像天气,无时无所不在,让人无处可逃。

9,

与食物相比,营养素根本就无法看到,因而颇有些神秘感,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仰仗科学家来给我们揭示食物秘而不宣的真实内幕。

这是一个类似宗教的想法,认为有形的现实世界并不是那个真正起作用的世界,从而暗示有必要请位神父来。

为了进入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饮食的救赎完全仰仗看不见的营养素,你需要大量来自专家的帮助。

但专家们到底能帮些什么忙呢?

这个问题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未经验证的营养主义假设:

膳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让食物成为良药吧。

再恰当不过地为上述假设提供了注脚。

营养主义意识形态的另一个潜在的严重弱点,就是它一成不变地只是聚焦于它能够加以评判的那些营养素,但却难以辨析食物与食物之间的质的不同。

于是,鱼、牛肉和鸡肉透过营养主义的镜片,就仅仅变成了数量各异的不同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数量不等的营养素的配送载体。

10,

直到今天,

那些全靠“营养最全面”的配方食品喂养的婴儿,

也还是不如依靠母乳喂养的婴儿长得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