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间的幸福“味道”

2024-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方海敏

二姑和二姑父今天来家做客,大约十点多的我和弟弟、弟妹也一同去火车站去接他们。

刚到车站,就看见二姑和姑父正在出站口刷票,看见我们到来就激动地过去向我们招手。

二姑是父亲的二妹妹,在外地工作。从我记事起二姑就很疼爱我们几个小侄女小侄儿,每年回老家探亲都给我们买文具或是好看的衣服,所以深受我们小辈们的爱戴和尊敬。

父亲家排老大,虽已离世。但母亲“长嫂为大“的地位一直被姑姑们“捍卫”的很牢固。所以二姑和姑父第一天到来,就先去了母亲家。

母亲年过八旬,身体还算硬朗,只是患有气管炎不能走太多路。我怕母亲给二姑和姑父做饭做菜太劳累,就说吃饭订到餐厅。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再三说二姑和姑父回来,一定要在老家吃顿饺子,让我买些包饺子的食材就好,其他的菜食她来做。

为了不让母亲过度劳累,那天早晨我六点多就起床做好包饺子的芹菜肉馅和鸡蛋韭菜馅。还做了几道凉菜,又买了一些熟食,准备在母亲家吃一顿家常团圆饭。

大概十点左右,我驱车带着二姑和姑父到了母亲家。母亲见到二姑格外亲切,拉着手问长问短。二姑现年也已六十多岁,姑嫂两人围坐炕头,互相嘘寒问暖,家长里短,不约而同地回忆艰.苦年代吃不饱肚子的心.酸,谈论姑姑招.工进.城时的艰.辛,诉说大队决.分时分了二尺布.票的兴奋,还说起我当年考上师范时一大家人的喜悦……一幕幕,一桩桩搬回眼前,无不令人动容,让在场的小辈们倍感亲切和温暖。

看着二姑和母亲慈祥的笑容和岁月留在鬓角的些许白发,无不感叹流.经.岁月里往日的精彩。

一家人围坐桌旁,边说笑边包饺子。二姑包饺子速度很快,两只手的大指和拇指将面皮包馅对捏,再一挤,就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小.元.宝。母亲说二姑年轻时回家给一大家人包饺子,就包的又快又好吃,那个菠菜鸡蛋味永远都忘不了……

话说间看望母亲,满眼都是对二姑的赞许和疼爱。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长.嫂为母”的佳话原来名不虚传。母亲的责任的不只是教育好我们,还要兼备另一个“母亲”带好姑侄叔弟,让他们传承好的家风门风。也许,这就是五六十年代,长嫂的双重角色吧。

一个多小时后,肉馅饺子和素菜饺子全部包好了。母亲负责用柴火灶煮饺子,我负责把各类菜摆好上桌。一家大小十多人围坐餐桌,共品鲜嫩的饺子。二姑慢慢品尝,细细咀嚼,仿佛在细品一顿佳肴珍宝。不多时她说“老家柴火灶煮的饺子皮精馅嫩,就是那个味道唉!”姑父和母亲也非常认同,我们几个小辈也感觉今天的饺子,与往日的饺子有不同的“嚼劲”。

一大家人围坐一席,吃着普通的家常饭菜,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那个“味道”,不只是小时候的饺子味道,更多还有一家人团团圆圆,齐聚一堂,相谈甚欢的幸福和快乐。或许,这个“味道”就是二姑和姑父,还有母亲乃至我们一大家人一直追寻的“家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如今姑姑和姑父已退休,他们利用节假日走亲访友、驾车出游。这次我们陪姑姑姑父走亲戚,每一家都有令人畅怀大笑的趣事轶事,也有令人感动的要事主事,但从未失去其中的欢乐。

这个假期虽然没有外出游山玩水,没有领略江山如画的壮美,但回到老家,与一家人团圆相聚,让心更近了,让情更浓了。我感觉,这个假期,我不仅收获了浓浓的亲情,还收获不一样的幸福“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