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个故事,你别骂人哈
您好,每天读点好书,我是断断。
今天是断断和你一起读书的第166天,今天断断为您分享的一本书是《苹果酒屋的规则》。
——————
1.村上春树的偶像——欧文
村上春树有一篇散文就叫《当我们在谈跑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村上有可能就是在谈欧文。
村上曾经翻译过欧文的作品,采访过欧文,而且他们俩一起慢跑过,他评论欧文是一个独特又激烈的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
断断读美国作家约翰·欧文的书,这已经不是第一本了,应该是第二本,上本应该是《独居的一年》,他的书,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你得做好承受那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突如其然就发生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得做好作者大量笔墨渲染环境,大量笔墨写写其他人物的准备。
《苹果酒屋的规则》这本书726页,在第二百多页的时候苹果酒屋这个词才第一次出现,那年男主角荷马17岁,但是在本书的开头,荷马还没有出世。
荷马出现的时候,我不担心和他一起长大相爱相杀的美洛妮,不担心拉奇医生,担心的就是本书的女主角,一个荷马不该爱上的女人。
他果然也喜欢上了,然后从一个青年到中年的时间,都是让人咬牙切齿的时间。
为什么会咬牙切齿呢,这就是欧文小说的第二个特点了。
第二个特点就是,你别想着“三观正确”还很心理舒适地读完他的书,换言之,他的书,“三观不正”,婚外恋、出轨那是标配常态。
忍受了以上两个特点,你也会得到不同一般的阅读体验,那种感觉很爽快,不是扮猪吃虎的爽,而是看到一个人的一生,一座建筑的半面墙,一个人和这个世界到底怎么相处的体验。
阅读他的书,总能让你不虚此行、欲罢不能,如果你忍受得了“三观不正”的话。
2.一个年轻人想看看世界的故事
故事发生的时代是美国缅因州,《太年轻》里面有一段故事也是发生在那里。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一九二几年,那时候堕胎是违法的。
荷马是一个出生在孤儿院的孩子,他是一个特殊的孤儿,是一个没能够被认领掉的孤儿,更特殊的是孤儿院的院长拉奇医生,他同时做着“上帝的工作”和“魔鬼的工作”。
上帝的工作是指他的孤儿院收留着所有被遗弃的孩子们;魔鬼的工作是指拉奇医生也会为来到孤儿院的女人们做堕胎的手术,免费。
荷马是一个特殊的孤儿,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到了17岁还没能被认领走的孩子,荷马有着三次认领失败的经历,拉奇医生特别喜欢他,待他像是亲生儿子一样;
还有是因为荷马从小就看到过死亡、历史的形成,以及堕胎,十几岁的他在见证过死亡之后已经能够独自进行堕胎手术了,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已经对人体结构形成了系统的认识,不亚于专业医生的认识。
然而进行了一次之后,荷马就发誓再也不做这样的手术了,他只接生。
孤儿院的苦闷生活很快让人烦闷,荷马还没看过大海,还没吃过龙虾,还没有过工作,还没有经历过爱情。
他想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3.这个世界的底色
拉奇医生也有自己的年少时光,那些甘愿投身于孤儿院事业的护士们也有,走出孤儿院的荷马是对这些人的一种背离。
荷马达成了自己的一些心愿,爱上了一个不该自己喜欢的女孩—坎蒂(candy,也就是糖果),她也喜欢他,他吃了她。
二战开始了,这女孩的未婚夫参战然后负伤回来。
荷马和坎蒂之间的故事,看得断断堵得慌,不止一次开骂,也不知道骂什么,读那一段文字,就是在念叨着“我去,我去”度过的。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我不知道年老之后看到现在的自己会不会开骂然后给自己一个耳光。
十五年啊,这个世界也并没有变得更好一些。
但是那些人,还是那么让人惦念。
我们的一生中,总会因为一个重要的人突然的离开,而忽然成长。
4.生命从何时开始?
二战前,希特勒依据鼓吹优生学的《人类遗传与种族卫生概论》一书,颁布了《遗传卫生法》,推行强制堕胎,犹太人、吉普赛人、残疾人被残忍屠杀。
1974年,依据德国基本法第2条第2款,明确保护每个人的生命权,大法官解释“每个人”,是每一个具有生命的人,包括尚未出世的胎儿。
《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列维特说:
之所以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犯罪率直线下降,其最大功臣,应为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罗诉韦德案,堕胎合法化判决。
德国海德堡大学人类遗传学女教授罗德表示:
我只能将最后的决定权留给孕妇,因为她是必须管护孩子的人。我们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强迫一位妇女去孕育一个她不想与之生活的孩子。这是我们今天对堕胎的态度。
法国哲学家德沃金的肺腑之言是:
在一个政治社会里,如果堕胎已变成了不足为奇的,与伦理毫不相关的事情,就像做一个阑尾切除手术一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更为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的审核牛,还可能是一个更危险的社会。
生命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这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思索也是作者给我的“意外的收获”。
——————
我是断断
祝君夏安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