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旅行日记(3)拜谒杜甫草堂
杜甫和诸葛亮虽然都不是蜀地人,但他们却给成都留下了珍贵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富,著名的人文景观一一杜甫草堂和武侯祠。
下午四时终于得空,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一处景点参观,自然是向往已久的杜甫草堂。
草堂故居当我走在古意盎然的园子里,游人已快散尽,偶尔几缕细若游丝的雨拂过脸颊,空气湿漉鹿的,心情顿觉舒畅。
草堂一角草堂一角
草堂一角
一条石板铺就的小路伸进幽静的竹林,竹林后面是一洼深绿色的池塘。池塘中青翠的莲叶随着微风在轻轻摆动着,状若起舞的美女,楚楚动人。
草堂一角石桌
叶面上的众多小水珠聚集成一颗大水珠,在莲叶倾斜那一刻,“叮咚"一声滑落池中,突然把我从失神中惊醒。
突发奇想,一千多年前独坐在池塘边的寂寞诗圣是否也和今天的我一样,会对着莲叶上的水珠发呆。
杜甫铜像公元759年寒冬,秦岭连绵不断跌宕起伏的古栈道上,官场失意、政治抱负破灭的诗人杜甫携一家老小,裹挟在一群逃难者中间,顶着凛冽的寒风向成都进发。
“冬季携幼稚,辛苦赴蜀门”。李白笔下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着实让杜甫吃尽苦头。一个多月后,当胡子拉碴又黑又痩的诗圣终于来到树木葱郁的城郭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杜甫雕像杜甫首先拜访了老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终生失意苦闷的诗圣方得成都草堂岁月的短暂安宁。他在诗中写到:“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饱经风霜、尝尽人间冷暖的老杜字里行间流露出满足与感动。严武去逝后,杜甫失去依傍,加之思乡之情与日俱增,6年后杜甫再次开始凄凉的漂泊生活。
茅屋前的古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草堂一角
年迈的杜甫在儿子的陪伴下,先后到达重庆等川东一带,后来辗转于荆楚之地,居无定所,常常以小船为家。
公元77O年,又是一个寒冬,在岳阳的一个客栈里,奄奄一息的老杜离开了人世,他悲怆的人生就此画上了凄凉的句号。
成都人为了记念这位伟大诗人,竟神奇地把杜甫居住过的草堂保留下来,并且不断地扩大规模,到今天已达到三百亩。
冯至说杜甫草塘诗圣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栖身的几间简陋的草屋会成为蜀中名胜。“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也忘不了成都草堂。"(诗人冯至语)
草堂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