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散文想法

周而复始

2019-01-02  本文已影响34人  小九在八月

傅一

图片来源:fulufulu傅一

  近日给小朋友上课,其中一题是让他们改写句子。
  春往夏来,秋往冬来。有个女孩子写:“生往死来,死往生来。”一时间觉得小孩子无意识的哲理与智慧真是迷人。


  自己小时候写日记,颇有心机的写两本:一本是反思己过,或表达对父母老师的体谅,讲自己诙谐幽默的爸爸和温柔的妈妈,并将这些交给大人们查阅,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控制欲,同时炫耀一下自己新近学会的成语故事或者看过的书;一本写自己隐秘的心事。

  小红今天和我吵架了,她觊觎我的糖,我不给她,她就一直讽刺我小气!我就是小气!谁让她上次也不把她的零食分给我呢?哼!我其实很想让父母离婚,反正他们离婚了对我好像也没什么损失,爸爸一年对我笑不过几次,多数时候都像炸药包一样;班上的小明爸妈离婚以后,他总有很多零花钱,爸爸给完妈妈给,都对他很愧疚,所以他每天想买什么买什么过得很开心··· ···


  那本隐秘的心事,是不能给大人们知道的。否则评语将不再是一个的“阅”字,而是诸如“白眼狼”“不懂事”“没良心”和“打小就自私”之类的能让还只是小孩子的我天都塌下来的字眼,并且余生都将背负着这些判词,惶惶不可终日。


  在偷看的课外读物被父母亲恶狠狠的撕烂以后,我心惊胆战灰溜溜的撕毁了自己那本绝对不能被第二人看到的日记,学会像大人一样将真正的心事藏在心里面,然后渐渐遗忘,告诉自己要去做故事里面光明磊落的主角。


  可是记忆永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持久有力。你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的那些肮脏念头和可耻过往,总是在你最志得意满的时候闪过脑海,并且盘踞心头。它们已经在腐烂,却还不忘记折磨你,逼迫你辨清潜藏着的伪善和欲望。


  只好从书中汲取慰藉。

  童年很喜欢读《绿山墙的安妮》。
  安妮是个孤儿,被卡思伯特兄妹收养。玛丽拉像极了家中的长辈:节约勤劳提倡质朴,对孩子的管教严格。而安妮恰好也有着很多女孩子无法避免的“小毛病”——偶尔任性,有小虚荣:她喜欢用漂亮衣服和首饰来装饰自己,会说一些夸张的话,因为和人起了争执所以用板子砸了男孩的头,为自己的一头红发懊恼不已,于是买了染发膏回来偷偷染。其实很多年没有读这本书了,可是对安妮的这些记忆依旧鲜活。

  不同于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公主和伯爵家的小姐们总是谦和礼貌、美丽大方。偶尔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错误,也只是由于她高贵的身份所引发的误会,不仅无损她们完美的形象,反而使得她更加丰满可爱。因此安妮这样一个贫穷,有点儿小小虚荣但是依旧可爱善良勤劳的小姑娘是如此的让童年的我着迷。

  因为内心不光彩的想法无法诉诸于人,只能在那些不朽的故事里面寻求共鸣,渴渴盼理解和接纳。
  随着年龄的增长,繁杂的课业和理不清的人际关系使得我不再过分关注内心世界,仿佛那个敏感多思的自己早已经被遗落在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面。

  《陆犯焉识》里,苏州商人临死前的那个晚上对老几说:”你说怪不怪?在脑子里面过电影顺序是倒的!最后才过到你小时候。不信你有机会试试!“

  都说年龄大了才会回忆,因为余下的日子都是千篇一律,只有回忆才是故事。可是对于未来迷茫无所措时,也格外容易陷入回忆。但是这些时刻,在脑子里面倒播电影时,最不想记起的却是小时候,于是往往中途结束,留下一个坏心情的自己。

  幸运的是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慢慢无师自通学会去发掘从前未察觉的那些细节里隐藏着的温情。渐渐也会萌生出一种想回到小时候的冲动,告诉那时候的自己,其实你做的没有那么糟糕,只是他们吝啬于夸你可爱。

  就这样,心态平和以后,也渐渐能够若无其事的将幼时的窘事拿出来博人一乐。甚至记起自己拿着铅笔,给长大以后的自己写信,信的内容多半是介绍近况,似乎生怕长大后的我忘记了她一样;也不忘记嘻嘻叮嘱这个长大后的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而信的末尾,无一例外都是:“我知道,你一定是超级级优秀的!未来属于你。”

  现在想想那些信,也是酸掉牙齿。只不知道看到现在的我,她会不会有些许失望。而去怨怪由于她的缘故,我没有长成那个超级优秀的自己,似乎也太强人所难了些。

  小时候的故事还是留到我的满嘴牙齿掉光,再去说给人听吧。我同朋友讲,我已经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了。朋友答复:那就活得久一点!


活得久一点,就够时间长成自己小时候期许的那种,超级优秀的人了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