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路上,那撒满一路的阳光 更十六
接下来就简单了——配上图,整体检查,另存为PDF文件,写邮件。
在选择好收件人邮箱后,王世洋又把整个邮件核对了一遍,按下了发送键,OK!
轻轻地呼了一口气,看了看电脑上的时间:10:17,今天效率还挺高的。
王世洋起身走到厨房里,将冰箱门打开,把前一天买的菜拿出来。中午的青菜是地瓜叶。昨天一直都忙着,直到下午才出去买菜,看到白苋菜和地瓜叶,还有丝瓜,都是又嫩又新鲜,就一块儿买了,这样早上就有整块的时间,把结案报告给做完了。
世洋突然想起来,得煮饭,因为平常妻子两个人在家的时候,常常不吃米饭,其实是不怎么吃主食。于是把高压电饭锅的内胆拿出来,淘好米,把饭煮上,然后把地瓜叶拆散把,拣干净,泡在淘米水中。又分别拆了青蒜、小葱,和青菜泡在一处。
接着,从冰箱里取出一袋冻带鱼,打开来,取了搪瓷盆放在里面,泡上水解冻。
嗯,都差不多了,趁着这会儿功夫,写几幅字吧,奖励奖励自己。
于是从世洋从厨房出来,来到书房,孩子正认真地写着作业,书本铺得到处都是——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一干个啥,东西就是铺天盖地。为了这,妻子可没少说。
不过后来有一次聊到这个的时候,世洋说,感觉这是孩子在以这种方式宣示在这个家里的存在——平时都寄宿在学校,但孩子的这些个东西,代表着她本人在家里“把”着地方。
当时话音没落,妻子便瞨嗤一下笑出来道,其实她隐隐约约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是经世洋这么一说,还真感觉就是这样啊!
于是从那之后,两个人便不再催着孩子收拾,只是自己在收拾的时候,如果孩子的东西在公共区域碍着事了,才提醒孩子收捡n收捡。哪怕是家里要来客人,也就只是告诉孩子一声,然后各行其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5590502/b3103464c0b5c694.jpg)
王世洋轻轻地从孩子写作业的桌边,将毛毡,笔墨纸,拿到餐厅的台子上,铺放好,坐了下来。
提起常用的大号狼毫,饱蘸了浓墨,稍停了一会儿,便落笔了。
其实王世洋只是刚上小学的时候,“写过大字”。那个时候是没有培养出一点这方面的兴趣。
前几年在咨询公司出差特多的时候,开始拿没有格子的本子,用签字笔配合培训用的油性笔,每天画一幅小画,后来每天分享到朋友圈里,当时应该是作为一个消遣,也顺便为培训时的板书练练手。之后,也忘了是怎么着,就转到用毛笔和水墨,来写写画画了。
王世洋纯粹把水墨当成爱好,所以一开始就没给自己定什么条条框框,比如多久写一次,写多少之类的,也没有临贴、临摹。有心情的时候就来上几笔。每次落笔之前,先放松,心里想到什么,就让笔墨随之在纸上动起来,慢慢地,就开始觉得手底下有点感觉了。
有段时间,特别明显,起笔的时候,没想过要画成什么样,但当墨一展、手里也有感觉的时候,就会起念——画成什么样,效果会如何——立马,墨就“死”了,但往往马上去了念,就又都回来了。
正是这样的过程,让世洋深深爱上了水墨,因为在做教练和培训的时候,放下自己的念,才会真正同教练客户和现场学员在一起,也才不会因为自己天然的场中“优势”,把他们自己的创造空间给占了。
过了一段时间,王世洋会每天把自己的水墨,挑出来在过程中间,有自己的“故事”的,发在朋友圈,既给自己留个回想,也是同朋友们互动的一种方式。
有一次,一位曾经在同一个部门工作过的老同事,在世洋的朋友圈下面留了一句:
“这个挺好,兄弟,坚持下去!”
世洋没经过脑子,直接回了四个字:
“爱不觉累”。
![](https://img.haomeiwen.com/i5590502/2b855790e3a3bd6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