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关于实施精品工程的几点粗浅思考
一、什么是精品工程?
作为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制造出一大批精品,让顾客满意,这应该就是精品工程。精品工程绝不是做“小锅饭”,千挑万选出来几套零件,装配出来的几台车,而是大规模全方位的质量水平提升,对标国内先进,赶超国际水平,挑战不可能,争当第一,引领行业发展,执行业之牛耳。
所谓精品,当指高质量产品,工程则意味大项目,系统性工作。精品工程,可以理解为企业制造产品的质量水平整体上个台阶,跨越到一个新的高度。称之为精品,不单是企业内部的自我纵向比较中看到产品质量水平升级,还要与国内同行业对比,甚至与国际同行业对标。质量零缺陷,标准国际化的产品,得到客户的赞誉,方能称之为精品。那些依靠小锅饭,挑选零件装出来的几台样机,无法大规模复制,只能是样品或者展品,是“瘸子里挑将军”,与现代企业规模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因此,精品工程的结果一定是对标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标准而制造出来的高质量成规模产品,而把这些精品推向市场,就一定赢得客户青睐,从而占领市场。
二、为什么要实施精品工程?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国有企业党组织,最大的客户是自己的职工,职工靠企业生活,他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企业。因此,让广大职工幸福生活,就是党组织在国企里最大的目标,是最大的政治。只有让职工收入增加,工作愉悦,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职工才能真正拥护党组织,才能拥护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是党的执政基础,工人阶级对国企党组织的拥护,就是最大的政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中央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为广大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加职工收入,这才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唯一目标。经营企业,制造产品,是一种手段,完成企业经营指标,企业发展,保证给职工发钱是经营结果。在为职工谋幸福的大目标下,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各种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职工才能真正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凝心,才能聚力,才能真正做到“目标一致,思想一致,行动一致”!
国有企业有国有企业的任务,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成为中国的核心骨干,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但是,最终目标又是什么?这个目标一定是为了职工过上幸福生活,通过精品工程强企。
面对企业困难,很多人都在谈“凝心聚力”,都在谈“目标一致,思想一致,行动一致”,很有道理。但需要我们首先明确的的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感觉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很多经营者把企业经营利润和收入指标当成目标,而把广大职工最关心的工资收入指标淡化,弱化,模模糊糊。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这样的结果是大家的心里想的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心不齐,怎么可能聚力呢?
中国一拖集团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三个第一,即第一的人才,第一的产品,第一的业绩。第一的产品,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精品工程不谋而合,完全一致。我们需要第一的人才,制造出第一的人才,才能创造出第一的业绩,才能不辜负祖国的期待,民族的重托。
在这个大前提下,通过实施精品工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精品,为客户创造价值,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完成企业经营目标,让国企发展,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让国有企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如何实施精品工程?
1、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培育第一的人才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方红品牌已经存在60余年,中国知名,YTO世界闻名。中国一拖集团公司的基础很好,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沉淀,职工是企业宝贵财富,绝对不是简单的人力资源。
都说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人才的竞争,完全是正确的。这个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缺一不可。管理人才的作用就是把各种资源有效配置,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企业的组织者,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家,站得高,看得远,高屋建瓴,把握企业前进的正确方向,他们堪称是企业的领袖,更是稀缺资源,宝贵人才。比如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格力的董明珠、小米的雷军、潍柴的谭旭光等等,他们所领导下的企业,引领行业进步,在行业执牛耳,成绩卓著,深受世人尊重。
其中,最关键在人的行为,核心在人的思想,必须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而人的行为决定于人的思想,需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需要按照公司管理方针,质量为先,提高质量意识。结合公司质量天天讲,攻心为上,统一思想。鼓励干成事的、帮助愿意干事的、淘汰不称职的。
最终结果是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维护公司质量信誉的意识,愿意为质量提升尽心尽力。
2、做好制度顶层设计。
在制度设计上,自上到下,利益相关,完全一致。制度是保证。
做好顶层制度设计,让职工的利益与企业一致,让个人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与企业的经营结果,特别是个人承担工作完成结果直接关联挂钩,职工才会拼尽全力完成个人任务,协助团队的同事完成任务。没有好的制度设计,用嘴批评职工不尽心不尽力,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制度设计好了,职工为自己的利益和前途拼搏,自然会爆发出冲天的干劲。这个制度早有先例可以借鉴学习。有人总结华为公司的经验,就是“用好人,分好钱”。
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正在路上。
3、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选好人,培养人,用好人。
企业发展的内动力是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干部队伍的责任。而其中,干部是决定性作用,除了自身作为一名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有党对干部的殷切期望,那是沉甸甸的责任。干部如果只是想保个人头上乌纱帽,遇到问题绕着走,欺软怕硬,拿企业利益息事宁人,纵容恶人,养虎为患,就会有失公允,怎么可能风清气正?如果只听顺言,喜欢听赞歌,不愿意听取不同意见,偏听偏信,只会让有缺点的愿意干事的人寒心!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五湖四海,才能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有的干部不喜欢围着领导转,可能有些缺点,但无人提示,无人给予帮助,直接弃用,不能说是对干部个人的负责,也不能算是对组织的负责。爱护干部,培养干部,帮助干部提高,才是用人之道。同样,对愿意干事的职工,我们也必须支持鼓励他们学习提高,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发自内心的爱护职工,培养第一的人才。
人心散了,企业也就完了。怕得罪人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只考虑一己之私,个人职务,个人收入,避重就轻,得过且过,推责揽功,为企业不发展找客观理由,找各种借口,对职工没有感情的干部,不能勇于承担,勇于创新的干部,是无法带领职工取得胜利的。
国企干部是党的干部,绝对不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是党的要求,是任职标准。国企干部肩负使命,对党和人民负责,对企业负责。手握权力,是企业规划、决策和制度的决定者,是精品工程的发动者,执行者,评价者,也是精品工程的制度的兑现者。提一个号召容易,没有措施,没有评价,没有严明的纪律支撑,就是一个活动,一场风,来的急,退的快,效果差强人意,雨过地皮湿而已。
企业质量管理的标准都已经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各类人员的职责非常明确,流程非常清晰。当然,这些流程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人人都可以对现有体系进行批判,提出改进建议,但关键在严格执行制度。任何建议,未经评审认可,未形成新的制度,就必须严格执行现制度。只有严格执行制度,企业才能有强大的执行力。必须避免的是自以为是的随意和所谓的灵活。
明制度,勤检查,严落实,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钢铁般的意志,其背后是干部对党的忠诚!
广大干部要学习焦裕禄的三股劲,学习任正非的危机意识,学习谭旭光的胆识,把责任扛在肩上,把职工放在心上,带着感情,用心工作,达到忘我境界,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干部敢于担责,不怕丢掉乌纱帽,三军用命,敢于冲锋,不怕死,企业发展才能有望!
4、做好职工动员,让职工发自内心的认可,愿意积极参与。
工作质量决定产品质量。安全在职工心中,质量在职工手中。管理是对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资源的管理,最终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正向引导,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鼓励创新。
5、做好职工培训。明确职责,明确流程,提升工作标准,提升职工业务能力。
精品工程必将是企业内部各项管理的大幅度提升。众所周知,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管理水平在产品上的体现。设计决定质量,制造影响质量,服务弥补质量,只有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企业要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就需要管理者把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高效运转,进行规模生产,严格控制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因此,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各种管理人才也是企业宝贵的财富。
我们需要在研发上布好局,把产品的三代落实好,必有真投入,真研发,拥有一拖自己的核心技术!
企业用来交换的产出品是产品。产品只有完成交换,才能成为商品。商品到客户手里,就有了使用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通过售卖产品,获取利润,支付员工工资,支付各种成本,用赢利的一部分继续研发,一部分回报股东。真正的大投入,去研发新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才能让企业挺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这方面,华为公司做得非常好,他们在通信领域获得大量专利,他们的技术储备丰厚,技术领先,已经成为典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企业当今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其实早在一二十年前已经埋下隐患,没有前人栽树,哪得后人乘凉。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老老实实投入精力进行研发,一定会给企业后续的经营埋下隐患。而企业家对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把控就极为关键。华为任正非看到土耳其大学教授极化码的先进性,投入大量精力,把理论变成现实,领先世界。而当年长虹在等离子屏幕和液晶电视屏的决策上失误,投资等离子电视失败,让长虹损失惨重,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家的决策风险非常大,这也就是企业家的价值所在。企业呼唤企业家,企业家就是企业领袖。
7、必须严格工作流程,用公司完善的有效的质量体系,来保证公司产品质量水平稳定。
8、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上,不拘一格,学习取经,形成自己特色。不能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
要组织质量攻关。特别关注顾客的抱怨,抓住顾客最期望解决的问题,即痛点,以问题为导向,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推行QC小组活动,组织立项攻关,解决用户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让顾客满意。我们在质量改进上,紧紧围绕客户痛点,限期改进,用数据说话。
9、形成一个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人人崇尚质量,工作精益求精。
我们需要纪律严明,奖罚分明。要大张旗鼓宣传表彰精品工程活动中的先进个人,经济上给予奖励,组织上提拔使用,让他们名利双收,发挥好导向作用。同时,严格管理,按照公司质量制度,对责任质量事故进行严肃处理,警示公司全体职工。
10、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奖罚分明,纪律严明,具备超强的执行力
说到底,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产品就是企业人才价值的试金石。一个企业,需要高科技人才设计产品,需要技能人才制造产品,更需要管理人才把前两者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三种人才的作用缺一不可。企业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在做的,有一个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环境,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才,相互协同,高效运作,企业才能不断进步。
首先,管理者的责任首当其中。只有管理者有责任心敢担当,愿意为企业发展鞠躬尽瘁,愿意为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服务好,才能盘活各类资源。
营造企业发展氛围的责任在各级管理者。这种氛围,通俗说,就是文化。文化包括了企业的愿景、方针和目标,包括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和各项制度。
第二,科技人员按照职责,紧跟时代发展,设计出来能满足顾客需求的高质量(高技术、高质量)产品,技能人员用自己的双手把它制造出来,其中穿针引线的组织者,就是管理人员。针对产品使用者的痛点,进行不断的质量改进,大幅度提升质量品质,领先国内行业,达到国际水准,这就是精品工程。
第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可以凝心。通过协调组织,我们可以聚力。而对各类人员作用发挥好坏的正确评价,按照制度奖优罚劣,按照制度,让有功者得到应有的报酬和重用,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企业才会有强大的执行力。
如果制度面前不能人人平等,如果有制度不执行,如果好坏不分,如果歪风邪气横行风气不正,企业一定人心涣散,不可能上下同欲,不肯能有强大的战斗力,不可能攻坚克难,不可能让广大职工迸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形成蓬勃之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三军用命,何愁不胜?
一个企业质量问题的多少,就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客观反映。做精品工程的实质,是提高大家的质量意识,提高大家执行流程的能力,检验的是企业产品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质量改进能力,最终展现的是企业管理水平。
我们要做好持久战思想准备。精品工程是公司长期发展需要,非一时活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精品工程,需要持久坚持,久久为功,才能成功。扛起责任,带着感情,充满激情,才能用心工作。只有企业把职工当成亲人,职工才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才能忠诚企业,与企业同甘共苦,一起奋力拼搏。
曹会智2019年5月18日写于洛阳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a3fda18b79cc769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0399647a1d96686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73ea4242b196445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