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241:冯妇搏虎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冯妇搏虎”这一段故事颇有感触,孟子已经决定离开齐国,齐国发生了大饥荒,他的学生问他是不是再去跟齐王提建议,开放棠粮赈灾?孟子就谈到冯妇的故事,说冯妇曾经非常善于与老虎搏斗,后来立志做善人 ,不再打老虎了。有一次到野外,发现许多人在追老虎,于是冯妇居然在众人的拥护下,继续去打虎,他的这种行为结果引来士人君子的嘲笑。从孟子谈到冯妇搏虎的故事,我们感受到孟子对于自己是否应该再做冯妇的矛盾心态,一方面自己从齐国辞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另一方面感觉齐国发生饥荒,没有人去帮老百姓,没有人建议齐王打开粮仓去赈灾,老百姓怪可怜的!如果孟子此时回头再去请求齐王开仓济粮,不但齐王估计难以打动,甚至连齐王身边的士人君子都会嘲笑。
原文如下:
齐饥,
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大意是:
齐国遭饥荒,
陈臻对孟子说:“百姓都认为先生您会再次劝齐王打开粮仓来赈济灾民,大概您不会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打虎,后来成了善人,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抵抗,没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远远望见冯妇来了,都跑过去迎接他。冯妇就又挽袖伸臂地走下车来要去打虎。大家都感到很高兴,这种行为却被士人君子们讥笑了。”
个人看法:
自古以来,做一次性好人容易,做长期的的好人不容易,想当年孟子来到齐国发展,第一次看到齐国发生饥荒,就说服齐王打开棠粮赈济灾民,受到广大老百姓的爱戴,现在孟子决定辞职离开齐国,正碰上齐国发生饥荒,于是面临考验,到底要不要第二次面见齐王,继续打开棠粮赈灾?如果再次面见齐王要求开仓救济,是不是冯妇搏虎再做一次,再做冯妇是不是会受到齐王身边的人所嘲讽?孟子内心悲天悯人,但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想继续做好人,继续见义勇为,发现好难!
回到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遇到孟子一样再做冯妇的困境。真正具有良知的人,不一定能够掌管国家社会的管理大权,掌管国家与社会管理大权的人不一定具有通接天地的良知。齐国发生饥荒,遇到这样的大事,统治者应该立即想办法解决老百姓的生存生死问题,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可是,现实的世界,统治与贵族阶层主要站在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愿意从自己的口袋里拿钱出来赈灾,最后的结果往往会导致阶层对立、情况恶化,灾民四起,烧杀抢掠,甚至流民组建军队推翻现政权,导致统治阶级因为国家财政崩溃与社会次序崩溃而覆灭!
是否能够再做冯妇?
一般比较困难,自己身处在某一位置时候,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帮助客户、帮助员工、帮助股东谋求好的福利,可是自己一旦不在其位就不谋其政,即使看到一些难堪的困难,自己内心过不去,有时也只好忍受,因为你已经没有机会没有机缘来解决问题,尽管自己是善人?尽管自己有见义勇为的情怀,也只能够隔岸观火默默祝福。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41:冯妇搏虎
2019-1-26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