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P书:归罪和归因
2019-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在云端1004
聚餐时听南京唯一一位性教育高级讲师佳蔓老师说起,大众对原生家庭的影响多少有点认知,但是有归因和归罪之别。有的人将对自身对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家庭、成长问题,认为已经找到可以为一切负责之人。有的人也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承认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会接纳父母的局限性。我认为归因和归罪的区别在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是止步于此,还是以此为出发点,开始自愈之路。
聚餐时听南京唯一一位性教育高级讲师佳蔓老师说起,大众对原生家庭的影响多少有点认知,但是有归因和归罪之别。有的人将对自身对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家庭、成长问题,认为已经找到可以为一切负责之人。有的人也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承认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会接纳父母的局限性。我认为归因和归罪的区别在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是止步于此,还是以此为出发点,开始自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