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提升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14周复盘——镜与灯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120人  e72c3a8736bc

镜中物是真相还是假象

镜子是了解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键概念,它还有一个名字——“鉴”,它帮助我们看见真相和本质,让我们看见自己眼睛不能看见的事物,包括我们自己。

在《红楼梦》(也名《风月宝鉴》)中,镜子帮我们发现真相的同时也提供了假象,也产生了“圣人用心若镜,应而不藏”的心法。在《心经》中,讲的是让心保持镜子的状态,容纳外在的情景但又不容纳它的状态。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中,作者认为哲学不是反应世界真相的镜子,它只是一种特殊的讲故事的方法,是我们生存的辅助工具。

认知是一种生存工具,它的目的不是让我们了解整个世界,而是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不能仅指望找到反映真相的“镜子”或者“地图”,而需要另外一种工具——灯。

灯式认知

与“镜”不同,灯的作用不是为了认知世界,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生存,它也是一种辅助手段。同样,灯也是有局限性的,它的照射范围是有限的,它是一个有限的工具。

在我们完成事情之前,我们不可能事前预设要遇到的所有问题,只能不断往前走,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发现真相。发现真相不是目的,目的是不断向前,达到真正的目的地。

如果说镜代表了求真,那么灯就代表了求存,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如何从黑暗森林走出去

镜子代表的是静态的认知,它就像是地图,让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全貌,灯代表的是动态的认知,它就像是灯笼,渐进的呈现景象。我们总是希望一开始就拿到一个事物的全貌,但是现实是,事物的全貌是逐渐呈现出来的。

在黑暗森林中,因为没有地图,所以不可能拿着地图走出去,但是可以依靠水声。沿着水流虽然有弯路,但是不会走回头路。同样,我们的世界也是没有地图的,无法根据地图来解决问题,我们只有从有限的资源和信息中寻找解决方案。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关于人生路径的地图,我要做的是一点点的摸索达到目的地,在面对这个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更需要用灯式的而不是镜式的认知。

成功方程式

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有一个成功方程式:思维模式×热情×能力=成功。处在第一位的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如果是负值,那么热情和能力越大,产生的副作用也就越大,而没有热情,有再好的思维模式和再强的能力也等于0。

镜与灯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镜”关注于事实,“灯”关注于效果,偏重事实的人,比较认死理,论对错,偏重效果的人,侧重于如何解决问题。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先拥有“镜”这个真相的地图,而是先开始行动,用“灯”来探索,慢慢地绘制这个真相地图。

事实和效果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也隐含着热情。在事实为导向的思维模式里,热情比较低,甚至为0,这种思维模式期待现成的答案,而以效果为导向的思维模式里,拥有着较高的热情。哪种思维模式在现代社会更有生存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