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GIST复发风险小工具 (No.3)AFIP 2006

2021-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朗月斋主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武装部队病理研究所软组织病理研究部的MD Markku Miettinen与MD Jerzy Lasota在2006年发表了新的风险度分级标准。GIST可以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发生,在远端食管到肛门都有病理报道。这项研究特别强调了,基于不同肿瘤发生部位可能存在生物学行为的差异。

通过对远期随访发生复发概率的阈值界定,作者区分了低中高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复发概率为,<10%, 10~30%,>30%。对整体病理分为6组8分类。

小于2cm的肿瘤,如核分裂象小于5个则任何部位都没有出现远期随访的复发情况。但,在小肠、直肠GIST,即使肿瘤小于2cm肿瘤如果大于5个核分裂象,就有半数以上发生转移。


image.png

文章中描述了胃肠外间质瘤EGISTs,作者对这类EGIST的诊断持保守态度。并明确描述真正的EGIST需要经过基因检测的确认,网膜GIST与胃相似,而肠系膜GIST与小肠相似。儿童GIST多发生于女孩,部位以胃为主。但因为通常不具备KIT或PDGFRA突变,所以其发病机理与成年人不同。而NF1(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GIST,肿瘤常起源与小肠或十二指肠。

文章列举了其他征象并描述了其预后价值,其中有不良预后的有:1. 腹腔结节,脂肪浸润,2. 凝固性坏死,3. 黏膜侵袭;与良好的预后有关的有:1. 肌肉侵犯,2. 丝团样纤维(小肠,skeinoid fibers),3.核栅栏(胃肠都可有,Nuclear palisades)

image.png

因为实验数据的不稳定,Ki-67的价值没有获得支持,而细胞周期蛋白(A,B1,D1,E)似乎在预测预后方面优于Ki67。P53可能有一定的价值,小于25%阳性与良性特征有关。其他p16, Bcl-2,CD44等也都尚未确立其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