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家长行为莫以孩子评优“要挟”
最近,有孩子在城西一所小学就读的杭州市民向记者反映,学校在大门(面向西行路)南面的机动车道上画了一条横穿西行路的黄线,黄线内禁止学生家长停车,违反规定将扣除班级集体分,并影响学生三好学生等考核评定。对此,学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乱停车只会影响评“最美家长”,不影响孩子评优。(12月6日《钱江晚报》)
在不少学校的大门口,每临上学或放学,总有一些家长的车辆随意停放,既有碍观瞻,又阻塞交通,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委实让学校头疼不已。因而,情急之下,学校祭出“高招”,试图以影响孩子“评三好”来“要挟”家长规范停车,也算是不得已之举。
别说这招还真见效:口风一开,乱停车的家长还没醒过神来,渴望“天天向上”的孩子倒先急得哭了。要说爱子心切的家长,有谁会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开玩笑?这不,此“杀手锏”一使出,校门口瞬间变清爽:即便原本对禁停标志置若罔闻之人,而今无不规规矩矩将车驶入了停车场。
然而,通过“绑架”孩子来约束家长不得乱停车,尽管效果“立竿见影”,但就对孩子的影响而言,却未必是“利好”?譬如,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常对成长中的孩子说,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可眼下,分明是父母乱停车,却要孩子为此担责,不知对此又该向孩子作何解释?
再如,鼓励孩子争“三好”,则应让其懂得,唯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没其它“捷径”可走。这既是评选“三好生”的初衷,更是对其上进心的正确引导。而把家长是否乱停车与孩子评“三好”挂钩,就算此举只是“假打”,也会对孩子造成误导,甚至颠覆他们原本正确的认知。
又如,当下的孩子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相互攀比者有之,借机炫耀者有之,为此自卑者有之。而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导师”,学校无疑应尽力消除这些套在孩子心灵上的“桎梏”,从而让他们得以在一个没有“污染”的环境中成长,这才是教育平等的真谛。
不妨设想一下,倘一名德智体俱优的孩子,仅因其父母乱停车而落选“三好”,而另一名稍次的孩子因此递补,能说其中没有掺杂家庭因素?再说句题外话,若有着某些背景的家长上门说情,学校则因不便“得罪”而不了了之,又会给孩子们上怎样的一课?
更现实的问题是,以影响孩子评优的手段来“要挟”家长不得乱停车,还会给孩子不好的示范。近些年来,个别中小学生以给老师送礼或给同学分发小礼品来“贿选”班干部的事不时见诸报端,让人们引以为忧。而这些同学的“贿选”手段,与眼下学校使用的“要挟”手段,实为异曲同工,不能不引起学校的反思。
其实,要规范家长停车,大可通过家访或家长会与他们沟通,取得支持,再加上校门口安排保安导引,乱停车问题应该不难解决。话说回来,就算是规范乱停车颇多不易,也不该利用孩子去达到目的。原因在于,老师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为孩子所效仿,而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