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有效地学习情绪管理——宋琦老师分享(上)

2019-01-02  本文已影响84人  照徐的成长之路

今天晚上听了宋琦老师分享的《建立情绪弹性》,其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学习情绪管理”的部分比较有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身上的每一种情绪都是有它的作用,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需要恐惧;当我们战斗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紧张和愤怒,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有它的意义,而真正的情绪管理高手能够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情绪,能够和情绪之间和谐共处,并且借助它的力量来让自己的表现更好,这种对情绪的驾驭能力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和训练的。有人把这种能力叫做情绪智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Q。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化压力为动力,那么在压力下,我们比较容易产生的经典情绪叫做焦虑,作为一种经典的负面情绪,适度的焦虑其实是会让人保持专注力的,甚至让人在一段时间里面表现非常优异,但是当焦虑持续的时间过长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就会被限制,甚至会下滑。而当我们的焦虑持续蔓延到一些不必要的空间或者时间领域的时候,就会影响我们的绩效,甚至威胁我们的健康。所以焦虑本身是好是坏,不取决于焦虑本身,也不取决于那些给我们带来焦虑的压力来源,而更多的取决于我们对情绪和压力的调节性能,我们把这种性能叫做弹性

那么什么是“弹性”?

当我们提到弹性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弹簧?橡皮筋?又或者是一个皮球?如果我递给你一个皮球让你试试它的弹性,你会怎么做?你是不是会先捏它一下?然后再把它往地上砸一下?你捏它的时候,你会注意到它是否变形,然后再看它变形后能否及时地复原,这就是弹性的特质。我需要形变,因为这样可以把压力化解,但是我又很快恢复原状,这就是弹性的特征之一。而第二个特征就是我们将它往地上砸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弹性好的球往往可以弹得更高,将我们给予的压力化解为了动力,能在多大程度上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是我们对弹性的第二个特征描述

上图是关于弹性的定义,弹性的英文原文叫resilience,这个英文原文可以译为“弹性”,也可以译为“复原力”,还有一个翻译叫做“韧性”。可见“弹性”更多的是我们在面对压力、挑战以及逆境当中所需要具备的一种特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么一个名词,叫做“逆商”,其实逆商也是弹性的一种表达方式,都属于同一个门类。而且严格来说,逆商是包含在情商的范围之内的。只不过逆商更强调在逆境当中的表现,而情商相比较而言,范围会更广。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弹性好坏,最合理的评价环境应该是在逆境当中,或者是在有挑战的环境下。这种能力才会比较客观地显现出来。

第一个让我比较有感触的点是“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最近一段时间还是比较容易受到“负面情绪”困扰的,当我说到“负面情绪”的时候,其实心里就觉得它是不好的。当我意识到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我就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降低情绪对我的影响,这样会消耗我更少的能量。

第二点我很赞成的观点就是关于“弹性”的描述,表明情绪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通过“形变”把压力化解,第二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我自己会理解为情绪首先是会对个人产生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也是在化解的过程,其次是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影响。所以,认识到情绪的变化过程和积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归纳起来就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弹性”,弹性越好,这个过程就会对我们越有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