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入驻简书八周年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上午八点十二分,简书发来消息
Hi,海滨公园:
你在 2017年03月20日12:21 加入了简书;截止 2025年03月20日,你在简书共写过 8208 篇文章,获得 63388 个喜欢;感谢你陪伴了简书8周年,简书有你更美好。

入驻简书平台八年!八年里,遇见了多少人?发生了多少故事?读过了多少文章?写了多少文字?做了多少值得纪念的大事小事?若要分享我的故事,也只能说一说我与简书的故事。
清晨六点,闹钟未响。床头柜的台灯在玻璃窗上投下鹅黄色光晕,像一枚温热的琥珀。我习惯性地打开简书,随着指尖飞舞,那些藏在心里的话变成一串文字,在触摸屏上轻轻跳动。
窗外的玉兰花半开未开,枝条上缀满毛茸茸的骨朵,自然就联想起八年前那个玉兰初绽的下午,那是缘起的下午,指尖触碰到简书的注册按钮时,屏幕上的水滴特效溅起细碎的星光。
记得2017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华尔兹花园1单元1栋高层的窗前,我对着小区的花园里的玉兰花发呆。那是一个周末,我的书桌前,除了一部笔记本电脑,一本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还有一部未完成的小说手稿。
手机微微一震,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位文友分享了他的文章链接,我与简书平台就这样完成了美丽邂逅——就在完成注册的那一刻,我忽然听见命运齿轮咬合的轻响,仿佛深埋地底的种子,终于等到破土的天光。
注册时的验证码迟迟未至,等我喝完第二杯咖啡时,手机突然发出震动,12:03分跳出的短信像只振翅的白鸽。我颤抖着输入海滨公园这个笔名——一个开放的充满无限生机与创造活力的公园,当年众弟子户外远足打出的旗帜:海滨公园,而今我要在浩淼的电子海洋里,为每个汉字刻上年轮。
写作是一场孤独的马拉松长跑。八年时光,在我的文档里折叠成鳞翅目昆虫的复眼。写尽人生的悲欢与江南的梅雨,在简书平台可查的第一篇《海滨诗歌||遥望夜空》,第二篇《海滨诗歌||我的国》,原创首发,知音寥寥。
从一个小白开始,一直到揭示三代人的婚姻伦理观念变革的作品《海滨小说||过年·除夕》发布并被卓伯乐推荐。每敲下一个句点,都是灵魂蜕下的蝉衣。8208篇这个数字不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八千次破茧时翅膀的震颤。
就在前一天,我发布了文章《盘点||被伯乐推荐的文章》,随后置顶,只为了给这八年的业余时间作一次小结。清晨五点打开后台,63388次“喜欢”如同涨潮时的贝类集体开合。有一位高中生留言说在备战高考的深夜被治愈,有一位海外游子说看见了故乡的炊烟,有一位朋友说他每天都在看。
这些星光般散落的共鸣,让我懂得文字真正的重量。就像幼时在汉江河畔捕鱼,总有些小鱼会被江水带去未知的远方。在一个失眠的深夜,发现一则简短的简信:“八年前我在这里遇见海滨公园,今天带着孩子重读这些美文,依然感动于文字的温度”。时间在文字里完成奇妙的莫比乌斯环。
此刻站在八周年的礁石上回望,简书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岛屿。它变成老茶客的紫砂壶,盛着岁月沉淀的茶垢与回甘;化作外婆的针线筐,经纬交织着无数人的悲欢。那些熬过的夜晚、文档里标黄的修改痕迹,都在数据洪流中结晶成不会褪色的琥珀。
新建的“八周年特辑”文档里,躺着刚完成的《盘点||入驻简书八周年》。简书像位沉默的老友,见证我从拾贝孩童成长为造船的人——用8208块舢板拼成诺亚方舟,载着六万次心跳的余温,驶向更浩瀚辽阔的文学海域。
正值春分,晨光漫过窗台时,我点击了发布按钮。玉兰花苞在风中轻颤,恍若八年来每个灵感到访的瞬间。简书首页正在不断刷新着“创作你的创作”。文档最末一行,光标仍在不知疲倦地跳动,像永不熄灭的灯塔。



时间刻度——2025.03.20春分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