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语境下不断摸索的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1949——1989》是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说》修订版的再版,是由洪子诚在日本东京大学讲授“中国当代文学”课的讲稿整理而成。
由于原课程主要面向对这部分内容了解不多的学生,仅简略又较完整地介绍了1949到1989这四十年中国大陆文学的状况,尤其注意总结各个时期的文学特征,因此这本小书可以当作普及读本,很适合对中国当代文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这本小书虽然只回顾了四十年的文学发展历程,但这四十年恰恰是历史潮流波涛汹涌的变革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都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作家们面对着不断出现的时代冲突和超乎预料的思想挑战,因而中国当代文学也几经变革,不断摸索着创作道路。
洪子诚先生抓住了这四十年中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对文学潮流变革、作家及其作品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绘制出中国当代文学在这四十年中的发展脉络。
毋庸置疑,在50-70年代这段时期内,政治宣传需求主导了文学创作的方向和空间,大大限制了文学创作的范围,作品集中在特定领域内,以至于一些在思想艺术的其他方向探索的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期反倒被当成了“非主流”文学。
不过,这些“非主流”文学仍然努力尝试去探讨现实生活问题,或借助历史题材、通过象征性的手法批判现实社会问题,反映作者们所经历的挫折、受到的思想冲击以及对社会和自身的思考,甚至包括对社会中已出现的“崩溃”征象的感知和对新出路的探索。
到了80年代,除了先前几十年主导文学创作的政治因素逐渐放宽之外,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于是,80年代成了作者们在文学逐渐解冻后全力尝试新方向的阶段,促使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寻根文学”、“现代派”、“实验小说”、“新写实小说”等不同文学创作潮流的出现。随着“性别意识”的增强,女作家和关注女性的作品也有增多,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也变得多元化,女性的情感也得到了更多表达。
经历了50-70年代的束缚后,80年代集中出现了这么多新的文学创作类型,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释放出新的活力,作家们逐渐恢复了创作热情,同时也急于寻找新的创作方向大展身手。
这些多元化的作品是作家们创作活力的体现,更反映了时代的痕迹。50-70年代改变了许多作家的人生轨迹,有些人搁笔多年最终沉寂,另一些人则在饱经沧桑后于中年之际重拾纸笔,记下自己对时代的感触、思索和对未来的展望,重新向文化土壤中寻根溯源、激发灵感、定位自我。这些影响都反馈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相应作品中。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创作有成功之处也必然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分析每一阶段、每个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时,除了简明扼要地点明作品特点之外,洪子诚也会直言其不足。洪子诚的点评,把握住了作者的个性思想和作品的精髓,诚恳、客观,对理解这些作者和作品很有指导作用。
要在15万字的篇幅内梳理建国后四十年间中国文学的脉络实属不易,洪子诚的这本《中国文学1949——1989》确实提纲挈领,把握了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生存状态,展现了这四十年中文学创作被制度限制、打破限制后再重建的过程。
洪子诚曾在序言中说道:“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有些事情其实并不需要说很多的话”,这本篇幅紧凑的《中国文学1949——1989》言简意赅、抓住要害、点评得当,值得一读再读。
2020.12.20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