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如器
太宗怕下属受贿,竟然委派左右“钓鱼执法”,这样抓住了一个受贿官员准备处斩。已近八旬的宰相裴矩,挺身而出,指出太宗的做法不合德行礼法。这受到太宗的高度赞扬,立为表率。正因为有太宗的乐直恶佞,大唐盛世所以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魏徵。
但是跟随司马光一起摸一摸裴矩的历史时,我们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能够揣摩上意的厉害角色。在乱世王朝,他的老板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李渊、李世民一一登场,无论昏庸英明、吝啬奢侈、保守开创,裴矩都能受尽恩宠,占尽风头。他是能臣干将,“丝绸之路”竟然是他开创的!他受命经营西域,打击突厥,开拓了疆土,促进了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当道的奸臣,他是促使隋炀帝穷兵黩武,远征高句丽,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的罪魁祸首。
司马光评价他佞于隋而忠于唐,并不是他违逆隋帝,恰恰相反,文帝和炀帝,都被他投其所好得恰到好处。太宗一朝秉公硬谏,不是他的性格向善,是因为他的识人之术一流,对上级的喜好摸得透透的。面对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隋炀帝,他只知逢迎,从不会当面诤谏;而英雄神武无所不精的太宗,渴望建设强盛的国家,希望得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不同的政见,于是这位即将离世的老臣马上化身变脸王,他深知,在如今的组织文化里,顶得越凶将会越受重用。
同样,封德彝也是一只历经几朝的老狐狸。隋朝重臣杨素受命装修皇宫,规模宏大耗费巨资,隋文帝大怒,说他败坏了国家的声誉,杨素战战兢兢,害怕责罚;封德彝却安慰他说:“不要紧,皇后喜欢奢华,她来了自然就没有罪了。”后面事实果如其所料。杨素也不禁赞叹:“揣摩之才,我不如你。”而在攻打洛阳的关键一局中,因久攻不下李渊都萌生退意时,封德彝与唐王分析局势,力排众议,说服统帅,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对于裴矩、封德彝这样奸滑的旧臣,太宗心里明镜似的,他们的生存之道不仅仅是靠溜须拍马,能够纵横官场,必然也是有真才学的,看你怎么用了。太宗秉承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原则,抑制他们的缺点,大力弘扬他们的长处,为整个贞观一朝营造了一种清明向上、公平公正、论贤举能的机制和氛围;同时,君臣同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向披靡,犹如刀剑如梦的沙场征战。所以,一头雄狮带领的一群绵羊,一定胜过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所谓“君明臣直,影随表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40001/78c20c8466683ba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