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步骤
今天分享一下来自日本神经科医生桦泽紫苑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步骤
分为4个阶段:
准备——孵化——灵感闪现——验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654/6dbdcbdf04316a5e.jpg)
一、准备
与问题面对面
大量读书(学习系统知识),查看相关资料文献,做记录,与别人讨论交流,与问题面对面“格斗”,我把它理解为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二、孵化
把问题暂时放一边
当遇到久攻不下的难题应该暂时避其锋芒,先把问题放一边,尝试休息一下,发一会呆。
人处在静息状态的时候,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异常活跃,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大脑会模拟接下来自身可能发生的状况,对过去的经验、记忆进行整理、归纳;对现在所处的状态进行分析,为接下来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准备着。
很多人认为“发呆”是浪费时间,一有闲暇时间就看手机、玩游戏、看电视,但如果不给大脑“发呆”的时间,就会妨碍“默认模式网络”的运转,使大脑疲惫不堪,加速大脑功能的退化。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尤其是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一二线城市倡导起来的正念和冥想;甚至也有一些辅助人们进入轻松状态的应用App,如“潮汐”里面有很多舒缓的音乐,也有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雨声、水流声、鸟叫声等),当你闭上眼睛,跟随这些声音就仿佛身临其境,带你渐入放松的状态。
三、灵感闪现
“阿哈”时刻
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时间,甚至发会呆,没准儿灵感就来了。
这里引入一个“创造性的4B”概念,即指四种场所是容易产生好创意的地方。分别是Bathroom(洗澡时、上厕所时)、Bus(乘坐交通工具时)、Bed(睡觉前、睡觉中、醒来时)、Bar(喝醉放松时)。而4B的共同点就是人所处的环境都是一种放松、甚至发呆的状态,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大脑中的“默认模式网络”在飞速运转,无意识之中便对信息进行了重新整理、分析,因此有很大概率会“灵感闪现”。
四、验证
从理论、实践两方面验证灵感的正确性
最后一步就是对“闪现的灵感”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的验证,去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
当与一个问题战斗良久、迟迟不能攻克的时候,即使坐在桌旁拼命思考也不一定能想出解决办法。相反,这种紧张状态下还会抑制“默认模式网络”工作,不如暂且将其放下,休息一段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这样更有可能“灵感闪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